登陸作戰,最重要的就是要快,要出其不意,一旦防守一方反應過來,那麼就錯失了時機。

在這個渡河還要依靠小木船的時代。渡河的時候士兵很容易就成為敵人的把子。

等到二團的預備連上來之後,區區一千多人只能被堵在岸邊灘頭上進退不得。

一直到了早上,登陸的聯軍一個團一千五百多人幾乎損失殆盡, 僅有少部分人逃了回去。

早上聯軍開始隔河對著東華軍的陣地進行炮擊。

東華軍這邊的傷亡才逐漸增加。

不過第三師的炮兵也很快就調了過來,瞄準聯軍的炮兵陣地就是一陣猛烈地報復。

隨即戰鬥隔河展開。

東華軍躲進了早已經挖好的戰壕之中。

聯軍以炮火為掩護,再次組織人手強渡。

這次東華軍直接把敵人放到了灘塗上,這樣聯軍的火炮就不能繼續射擊了,否則他們將會擊中自己人。

而東華軍則躲在戰壕中不斷地殺傷登岸的敵人。

戰鬥進入了白熱化,整個灘塗成了修羅場。

河對岸,聯軍趁著自己的人登上了岸, 開始以最快的速度搭建浮橋。

這次東華軍則沒有阻止對方搭建浮橋。

他們只是在不斷收割登岸聯軍士兵的生命。

河灘上隨處可見聯軍士兵的屍體。

岸邊的河水都被染成了紅色。還有了大量的屍體在河水中飄來飄去。

一些聯軍士兵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就開始膽怯。

但是在軍官的驅使下他們只能繼續向前衝。

防守一方的東華軍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但是相比於聯軍要小得多。

這些損失主要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兵力處在劣勢時,防守的火力不足造成的。

等到援軍的陸續到達。

岸邊的機槍陣地,後方的炮兵陣地都豎起來之後,進攻的聯軍部隊才感受到東華陸軍火力的恐怖。

有些登陸船還在水中就被轉管機槍打成了碎片。

不過聯軍渡河的決心很大,區區幾千人的傷亡還擋不住他們的腳步。

戰鬥進行到了中午,河面上的浮橋終於建好了。

東華軍的火炮卻始終沒有將這座浮橋給炸掉。

三師師長黃行已經趕到了這個登陸點,很快十一師還會有一個炮團支援過來。

按照參謀部制定的計劃,他們要在第一道防線至少堅守五天以上,否則無法吸引到那麼多的敵軍。

五天後西線進攻的軍隊才能夠發動總攻,那個時候就要把敵人給放過河。

“師長,就這樣讓他們架設好浮橋,會不會有些冒險了。”一旁的師參謀長毛才德略帶擔憂地問道。

“老毛,這條河這麼長,敵人不在這兒建浮橋,也會在別的地方建。還不如就讓他們在這裡搭建好了。至少咱們在這兒有現成的防禦陣地啊。”黃行解釋道。

敵人現在過河的人越多

現在的敵人一共有兩處渡河地點,還有一處在東邊一百多公里外的阿方索港。

這兩處登陸點都已經被東華軍發現。

現在敵人至希望於強行渡河那麼對的東華軍來說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