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虜伯,那新格里納達也不傻,他們知道我們有海軍,豈會放著自己的後方不管?”董書同雖然不擅長打仗,但是他也能夠知道大戰之前一定要儘量做到無後顧之憂。

新格里納達也不可能孤注一擲的。

“執政的擔心確實如此,但是他們頂多考慮我們的海軍,面對這麼多敵人的進攻,我們必然是抽不出成建制的陸軍的。要是光有海軍,他們只要將沿海民眾撤離,然後部署一定的陸軍在沿海城市,只要避開我們艦炮攻擊的範圍就好。”

“哈哈,我明白了,克虜伯,現在我們有長江安保的支援,這是他們沒有想到的,這就是他們意料之外的變數。”

“正是如此,執政。”

此時,一直沒有怎麼發言的珠穆微笑說道:“克虜伯,我與執政決定拿出一些實際政策來鼓勵士兵,這次我們準備拿出兩百萬華元出來勞軍。另外新的《軍功賜爵法案》也將在這幾天出臺實行,克虜伯要在軍中做好宣傳。我跟執政在爵位和土地上不會吝嗇,東華王國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家園,所有守護它的人都應該的到回饋。”

經過了幾年的探索嘗試,東華王國的制度漸漸健全。

作為一個王國,東華不可能照搬華夏的制度。他們必須有自己的一套制度。

董書恆也有一些想法希望能夠在東華嘗試。一個封建王國能否在這個時代跟上發展的節奏呢?

十九世紀中期正是社會變革的關鍵時期,誰都還不知道那一條路是正確的。

即使是董書恆先天瞭解的那些東西,也不一定就適應這個時代。

現在的東華王國,鼓勵自由資本的發展,同時又有大量的資產、土地屬於王室。

在國民的管理教育上,有一些****的先軍思想,同時也維護普通人的基本利益,鼓勵人的自由發展。

在思想上既有殷地安人的原始宗教,又有天主教以及漢家儒教教育。

在經濟上以原材料的出口為主,依靠著在礦產資源方面得天獨厚的先天實力,有大華夏圈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實現經濟上的崛起。

至少從目前來看這樣的模式執行得非常有效。

先軍政治讓東華王國保有了一支相當大規模的常備軍。

封建集權的管理制度,讓東華的決策和執行效率非常高。

資源出口的經濟模式,投入低,見效快。改善了東華初建時財政上的困難。

當然了復興軍給的貸款以及商人們帶來的大量投資讓原本準備受窮的東華一下子暴富。

要不然這次也不會這麼奢侈地請長江安保來幫他們打仗。

五千人的長江安保隊伍花費可不是一起小數目。

南方的那些奴隸主那麼富有,最多的時候,也就只敢請一萬人的長江安保僱傭軍。

董書同和珠穆則準備再給手下加把油。

“軍功爵!”

這個詞彙看似是已經非常古老了。

但是放在南阿米利亞這裡未必不能用。

封爵並不是光給個名號,要是那樣的話對普通士兵也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一般來說,封爵要麼給土地,要麼給錢。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不過東華這裡人少地多,自然是給土地。

在董書同看來,東華的反圍剿戰爭,不能失敗,只能勝利。因為勢單力孤。

只要東華失敗一次就會讓周圍的反東華勢力更加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