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 敦煌千佛洞(月底求月票!)(第2/5頁)
章節報錯
像劉國英這樣的級別在七十歲之前必須要退休。
原本還覺得自己寶刀不老的劉國英頓時喪失了動力。
原本潔身自好的他也開始與地方上的名流大族頻繁往來。
今天在火車站接到董書恆的時候,劉國英以及長安直轄市的市長舒周陽就沒看到董書恆的好臉色。
董書恆確實的非常生氣。只是當著這麼人的面,他不好爆發出來。
這兩年為了配合黃河兩岸百姓遷移工作。
農林部每年都會批下專款給地方上植樹造林。
董書恆在火車上是看到兩邊的禿山上很明顯有人為綠化的痕跡。
為了驗證一下當地綠化造林的情況。
董書恆特意在途中找了幾個地方提前下車。
他騎著馬帶著手下在黃土高原上策馬。
所過之處,山依然是光禿禿的。
有的地方上是種植上了樹苗,但是無人管理。
有的樹苗因無人管理而枯萎,有的樹苗直接被百姓砍回去當柴燒,或是用來架自家的籬笆。
如果不是董書恆親眼所見,他都不知道自己治下的官府都已經懶政到這樣的地步。
董書恆隨意走訪了幾個村莊。
這裡的百姓依然過著他們原本的生活,竟然不知道復興政府的新政。
村莊中看不到一個宣傳移民的標語。這裡靠近黃河,是遷移的重點區域。
這兩年糧食價格下降,老百姓對於官府不維持糧價,導致穀賤傷農還頗有怨言。
可是董書恆和內閣明明讓地方政府宣傳移民政策,鼓勵那些無地少地的農民參加移民。
對於那些生活在不適合耕地地區的百姓進行整體搬遷。
可是呢,董書恆問過一些百姓,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
那麼地方官府幹什麼了。他們在建工廠、開礦。
為什麼啊,因為工廠和礦場交的稅收多啊!
他們能夠按時完成對新京交稅的任務就算是交差了。
誰願意去鼓勵百姓移民啊,那樣的話還有處理好與宗族的矛盾。
看過白鹿原就知道了,陝甘地區的百姓比南方的還要保守……
像李國英這樣已經進無可進的官員自然是能不出事就不出事。
至於那個舒周陽,此人倒是年輕一些,但是他將自己精力都放在了搞工商業生產上了。
面對董書恆的質問兩人都給自己做了辯解。
但是董書恆都已經做了充分的調查,手中握著大量的證據。
兩人倒是沒有將這筆錢弄進自己的口袋。
只是他們執行政策消極懈怠,翫忽職守的責任是逃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