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法意奧之間的這場戰爭。

董書恆的記憶當中沒有什麼印象。他只能從歐洲站送回來的資料進行分析。

好在,歐洲站現在是情報部最大的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分站。

當然每年歐洲站消耗的經費也是最多的。

除了本土派去的那些骨幹,石央、白玫瑰、高茹等。

他們還招募了大量當地人做下線,甚至還養著一個小隊的僱傭兵。

歐羅巴這個地方除了很容易招募到僱傭軍之外,也很容易招到充當下線的情報人員。

雖然說現在的歐羅巴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地方,但是貧富分化也是最為嚴重的。

黑心的工廠,變著法子壓榨工人,以提高自己生產的商品的競爭力。

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農民流入城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工作。

在骯髒的大街角落裡,隨處可見流離失所的流浪漢。

他們要麼選擇去新大陸冒險。要麼就留在原地等待好心的僱主將自己僱傭。

再不然就只能在飢餓中等著發黴、腐朽。

如果沒人將他們組織起來,那些資本家控制下的政府根本就不會管他們的死活。

唐寧街首相府邸。

“波拿巴就是個懦夫!廢物!”首相坦普爾不顧形象地咒罵道。

坦普爾策劃的這次對復興軍的報復行動,弗蘭西人才是主力。

他也沒指望沙俄真的會對復興軍全面開戰。

原本以為拿破崙三世將陣仗搞得這麼大,是準備與復興軍大打出手的。

沒想但到弗蘭西軍隊出發前就被叮囑將戰爭侷限在安南,避免跟復興軍海軍打海戰。

大嚶帝國原本是想跟著弗蘭西艦隊一起試探一下復興軍,看看他們的實力究竟如何。

在弗蘭西人出戰之前,大嚶帝國曾經與其達成過口頭上的協議。

如果弗蘭西遠東艦隊在海上與復興軍的開戰。

那麼大嚶帝國的海軍也將加入戰鬥,維護盟友的利益。

但是這場海戰終究沒有打起來。

大嚶帝國想要試探復興軍底牌的計劃沒有實現。

最近一段時間,坦普爾在內閣會議上爆的粗口越來越多。

“首相,您是知道的,這個拿破崙三世就是一個投機分子。他這樣的人喜歡貪圖小利,而不願意付出。”外交大臣克拉倫登勳爵說道。

“首相大人,最近一段時間他又跟撒丁王國走的很近。不知道撒丁王國又給了他什麼好處。他現在正秘密幫助撒丁王國擴充陸軍的數量。”克拉倫登勳爵繼續說道。

“哦,是嗎?拿破崙三世倒是跟加富爾的關係一直比較近,他們這次莫非是要對奧地利動手。”作為歐羅巴的老牌攪屎棍。大嚶帝國自然是對歐羅巴複雜的恩怨情仇瞭如指掌。

大嚶帝國之前也一直致力於削弱奧地利。

曾經的神羅帝國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震動。

三十年戰爭留給了歐羅巴人刻骨銘心的記憶。

只是這些年來,奧地利的國力每況愈下。其話語權在歐羅巴越來越弱。

反倒是原本在德意志內部只能排在老二的普魯士,銳意進取,越加的強勢。

自從普丹戰爭結束之後,普魯士在歐羅巴北部地區的話語權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