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一點,那就是復興軍需要發行更多的貨幣。

好在現在復興軍已經掌控了扶桑,白銀儲備大幅度提升。

還有東華王國,這裡是世界上銀儲備最多的地區。

隨著大量華人採礦企業入駐東華,大量的白銀必然會向華夏輸入。

這樣基本上能夠保證華元發行所需要的銀金屬。

在文化上的一體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聯盟只有擁有了一個統一的文化基礎才能夠更有凝聚性。

但是這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

大嚶帝國在自己的殖民地上統治了幾百年,都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文化,除了幾個由盎格魯撒克遜人移民建立的國家之外。

為什麼呀?因為他們的文化太過狹隘,這些歐洲小國誕生出的文化都有很強的侷限性以及排他性。

就像西方的宗教那種唯我獨尊思想,除了信我的人,其他的人都是異教徒,都是異端邪說一般。

但是華夏文化不存在這個問題,華夏的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不管你信什麼宗教,我都尊重你,只要你們之間不要相互傷害就好。

華夏文化的核心是感恩和博愛。

感恩是祖先崇拜的表現,不管你信什麼宗教,我只要求你感恩祖先,崇拜祖先,孝敬自己的父母。

感恩祖先能夠增強一個民族的自豪感,因為作為一個族群,大家都有共同的祖先。

由崇拜祖先,心向族群,從而引申出一種溶於血脈之中的愛國之心。

宗主國是大家的母親啊,對母親咱們要孝敬,那麼對宗主國,咱們肯定也要熱愛。

這一點,不管他原本信奉的宗教是什麼?都是可以接受的。

再說儒家思想,實際上它跟很多宗教的教義一樣,起到的作用也差不多,都是引導人們該怎麼做。

仁智禮義信,這些儒家歸納出來的行為準則,也能夠被很多宗教所接受。

宗教之間有排斥性,我儒家思想就說自己是一門學問。

我是學問,不是宗教,那麼你就沒必要排斥我了吧!

所以在華夏,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都已經跟儒家思想相結合。

就是西方那些宗教也可以跟儒家思想相結合的。

因為只要你是教人向善的,就不能排斥儒教。

因為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教人向善啊!

所以,董書恆所提出的文化一體化是有可能的。

這種文化就是以華夏的儒家思想核心。這種思想中的孝、仁以及忠義,都對鞏固宗主國的地位有很大的作用。

當然了,在文化一體化之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語言和文字的推廣。

因為文化的傳播需要依賴文字和語言,是以文字和語言為載體的。

所以董書恆要求大華夏圈的藩屬國要以漢字以及漢語為官方的語言,至少也要是官方語言之一。

作為文化一體化的重要舉措之一,董書恆準備在五年之內,在所有的藩屬國援建五十座儒學書院,以此作為傳播文化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