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七章 貨幣一體化(第2/4頁)
章節報錯
實際上現在的小國很少有建立自己的貨幣體系的。
復興軍的藩屬國大都是使用華元。因為他們大多是與復興軍保持著密切的商業往來。
他們都靠在復興軍的邊上,無論從什麼角度,他們都是要在貿易上依靠復興軍的。
但是他們使用的還是金屬貨幣,大家都是知道白銀能夠當錢用。
復興軍鑄造的銀幣工藝先進,非常的精美,也是大家選擇華元的原因。
就連那些銅幣都非常的受歡迎。
比如扶桑人就對華夏的銅幣情有獨鍾。
但是要是全面推行紙幣之後,自己人還好說。那些藩屬國願意運來一船貨物然後換回一沓子鈔票嗎?
所以這個事情要循序漸進,不能將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華元信用體系給搞崩了。
“監察院請示要將原本一年一次的官員考察,變成半年一次。除了派駐式的監察院督察之外。他們還想設定流動的監察小組,隨機選定路線對地方進行巡查。”
“電告李虎,他有沒有考慮這需要的多花費多少的經費以及要增加多少的監察員。監察百官,肅清吏治,需要去創新完善監察制度。不能僅僅依靠堆積次數和時間。他的提議初衷沒有問題,但是要先交一份預算方案出來。”董書恆有些不悅地說到。
這兩年來,貪腐的個案越來越多。監察院抓了一批,結果又出來一批。
剛正耿直的李虎眼睛裡面揉不進沙子。
一直想著將這些貪官全部給幹掉。
但是上半年出了一起監察院派駐地方的監察員與當地官府行政官員相勾結的窩案。
這次出了內鬼,對監察院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形象影響很大。
不僅其他的機構趁機發難,就連各大報紙都連篇累牘地報道。
監察院平時得罪的人可不少。
李虎想將那個地方監察員給殺了的心都有了。
痛定思痛,他想到在駐在式監察員之外再設定巡迴督察組。
實際上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駐在式監察員也是兩年就要輪換。
但是即使他一年一輪換,也會存在被地方官員拉攏拖下水的可能。
只要他還在復興軍的官僚體系之外,他就會有所需求,就會有被人拉攏的空子。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監督體系多元化的問題。
只有擁有多遠的監督體系,才能夠有效地減少貪腐的問題。
監察院依然還是官府內部的監督,是內部權力分立的產物。
輿論監督,現在主要是報紙,但是復興軍的新聞行業才剛剛起步,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職業使命感還沒有培養出來。
官辦的報紙畏手畏腳,商辦的報紙又太過追名逐利。
另外還有社會監督,老百姓都還是滿清毒害出來的那一批順民,現在的日子比當初過的要好多了。
他們早就已經知足,現在讓他們去監督官府,去找官府的麻煩,誰又願意去做呢,誰又想去做呢?
所以現在的社會監督是缺失的。
至於董書恆原本想在地方上推行的評議會制度,也已經被認定為暫不可行。
所以這個事情還是要一步步完成。
有些事情要為下一代考慮好,但是有些事情真的只能依靠下一代。
新朝建立,但是現在人還是那些人。谷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