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六章 問對(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ps:感謝竹村邸一戶書友的打賞支援,啥也不說了,努力碼好字。
曾滌生知道,沙俄這個敵人就連普通的老百姓都熟悉。
因為復興軍自從成立開始就在跟沙俄幹仗了。
這些年關於北方與西北的報道連篇累牘。
自己的老相識左季高就更是備派到西北坐鎮。主要還是跟沙俄搞對抗啊。
所以這個敵人,曾滌生沒必要講。董書恆所問的肯定不是這個問題。
“總統,沙俄這個敵人我就不說了,另外老夫覺得那大嚶帝國至少在未來十年都是我復興軍的主要敵人。”
“老夫雖然足不出戶,但是也知道大嚶帝國,這雖然是一個島國,但是其控制下的土地要比我復興軍還多,是貨真價實的‘日不落帝國’。”
“總統這幾年的所做的事情,我也能夠看出一二。您是想要恢復漢唐盛世。但是漢唐之時,我華夏也不是這世界上唯一的強國,漢時有西邊的大秦帝國,唐時有大食帝國。他們都是可以與我華夏分庭抗禮的國家。”
“現在總統您準備對外行霸業,則必然要與上一位霸主之間決一勝負。”
“現在這個大嚶帝國無疑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其以強大的海軍稱霸世界。但是我觀總統卻沒有將資源都放在海軍上,不知總統是作何打算。”
“曾公,您說的沒錯,大嚶帝國現在已經是我們在外部的主要敵人。”
“如果是在前兩年,我們還能夠韜光養晦,低調發展。”
“但是現在英國人已經將目光給盯上我們了,這個時候再低調就只能給人家當作軟柿子。”
“大瓔帝國的目標是要稱霸全球。讓全球都成為他們的市場。他們的本土雖然只是幾個島嶼,加在一起還沒有湘南大。但是他每年生產的布匹、鋼鐵卻比我們整個國家都要多。”
“可以說整個大嚶帝國本土就是一個超大工廠,他們在世界各地佔領的地盤為他們提供原料,然後他們再將生產的商品賣到世界各地。讓世界各地的財富不斷地向大嚶帝國匯聚。”
“真是太難以置信了,一個小國家還能夠這麼操作,將自己變得這麼強大。”曾滌生聽著董書恆另闢蹊徑的分析,有些目瞪口呆。
“曾公這就工業的時代,不是誰人多誰就厲害。當然了人的作用還是很重要,但是已經不是那個起決定性作用的了。”
“還有您剛才說的我為什不大力發展海軍。因為我們華夏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陸上霸主,而大嚶帝國是一個純粹的海上霸主。”
“我們有著廣袤的國土,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我們不得不做一個路陸上霸主。”
“而這陸上霸主和海上霸主有很大的區別,陸上霸主可能有好幾個,而海洋霸主則只能有一個。”
“陸地可以被佔領,可以在上面設定防禦陣地,更可以藉助山川險阻,而成為無法被攻克的防線。這樣一來,陸地上很容易就會出現相持戰,雙方就在一道防線附近來回拉鋸,拉到一定程度,誰也耗不下去了,索性就以這道防線劃界了。”
“而由於山川險阻的存在,陸地天然會被分割成很多塊,相互之間要想征服的成本幾乎大到無法承受,結果就是多雄並立的秩序。哪怕有哪個國家成為陸地霸主,也只是說它比其他國家力量更強,但不是獨霸的,陸地霸主也就只能形成一個區域性的霸權秩序。漢唐時期,咱們也只能做東亞的霸主,就是這個原因。”
“就像咱們現在基本上在的東亞和中亞地區已經是事實上的霸主了。但是我們在陸路上能夠影響到的土地大概也就這麼多了。”
“再多的話,距離太遠,我們根本就沒辦法控制,除非鐵路都修好了,我們還能再稍微擴張一些陸上領土。”
“歐羅巴法蘭西和沙俄也都做過陸地上的霸主,像沙俄現在還是東歐一塊的陸上霸主,法蘭西是西歐的陸上霸主。這兩個國家的陸軍都很強大。”
“英國人不需要維持一支龐大的陸軍,因為他們是典型的海上霸主。”
“剛才我們說了路上的情況,大家能夠劃清界限。而海洋就不一樣了,公海沒法被佔領,上面也不可能有山川險阻,也就沒法在海上設定防禦陣地,所以就不存在相持戰。”
“一旦在公海上打起來便必定是殲滅戰,失敗一方的遠洋力量被打殘,還原為一個近海艦隊,就失去了霸權。所以,公海上便是獨霸的結構,海上任何多強的結構都只能是個過渡階段而不會是常態,但這種過渡階段可能預示著某種霸權轉移過程。”
“海洋上的獨霸性還體現在,海洋是連為一體的,霸主的力量一定是覆蓋所有公海海域,而不會侷限在特定海域,從而也就沒有海上劃界而治的可能性;海洋聯通全球,海洋霸主因此也天然地是全球霸主。”
“您看現在的英國是不是這樣?前面我也跟您說了,英國人的工業實力。咱們要與他們拼著造軍艦的速度,肯定是比不過人家的,我們的造船廠也就成立幾年時間,規模不如人家,熟練工人不如人家多。所以現在與他們拼海軍,就是揚短避長,拿自己的短板跟人家去拼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