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九章 唐寧街10號(第1/4頁)
章節報錯
倫敦的首相府相比於加爾各答的總督府都要遜色許多。
但是這棟平平無奇的建築中卻每天都在做出關係整個世界的決策。
在這棟樓房中一間古樸的,鋪著柚木地板的會議室中。
個子瘦高,穿著一身青黑色漿洗得整整齊齊的燕尾服的坦普爾首相輕輕敲擊了一下桌子。
打斷了內閣成員之間的爭論。
上任以後,坦普爾讓大嚶帝國以勝利者的身份結束了克里米亞的戰爭。
他處理對外戰爭強硬的姿態,讓他獲得了鐵血宰相的美譽。
他知道如何去迎合輿論。
工業革命不僅僅帶來了經濟上的發展。
整個新聞業也產生了質的飛躍。
機器帶動的印刷裝置讓報紙的成本越來越低。
這讓那些工廠的工人都能夠看得起報紙。
而隨著大嚶帝國本土教育事業的發展,識字率也自然逐年上升。很多普通人都能夠獨立的看報紙。
坦普爾很敏銳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會去私底下迎合那些掌握著出版業的大亨。
從而讓他獲得了這些新型資本家的支援。
民眾喜歡一個對外強硬的首相,那麼坦普爾就將自己鐵血的一面展現給別人。
在過去的一年,大嚶帝國世界各地與復興軍產生對抗。
雖然雙方誰都沒有宣戰,也沒有什麼直接的接觸。但是這種對抗卻實實在在發生了。
印度的事情就不說了,肯定是復興軍在背後支援的。
南洋地區,復興軍大力扶持華人,到處從土人那裡佔地。大量的華人人口武裝湧入南洋地區,佔據了大量的土地。
他們經營農場、礦山,幾乎佔據了南洋大部分的出口源頭。
大嚶帝國現在就連自己殖民地內的華人都管理不了。
更不要說那些已經獨立的華人小國。
而大嚶帝國企圖在南洋地區用華人與土人相互制衡的政策也徹底破產。
在日本、朝鮮,歐洲各國的利益現在已經被複興軍給徹底排除在外。
如果說這些地方距離復興軍較近也就算了。
可是他們竟然將手伸到了美洲地區。
克里米亞戰爭牽制了沙俄的主力,復興軍趁機成功奪取了沙俄在東方的利益,砍掉了雙頭鷹的一個頭。
然後順勢奪取了沙俄在北美的領地。
原本沙俄在北美的擴張已經被大嚶帝國給遏制住了。
他們使用的辦法就是打壓沙俄的皮毛貿易。
沙俄在北美的擴張完全依賴皮毛商人對利益的追逐。
沒有了皮毛的利益之後,沙俄人自然就會止步不前。
英國人在這裡的擴張基本上也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