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八章 前方加爾各答(二更求票)(第2/4頁)
章節報錯
每艘炮艇編隊上面都拖著長長的煙柱,想不看見都不行。
英印軍船隊中的護衛炮艇趕緊迎了上去,他們要保護那些運兵船。
“該死的,聖軍的戰船怎麼竄到這裡了。”布朗忍不住罵道。
自己這邊只有十艘炮艇,其他的都是運兵船。
而從望遠鏡中,布朗很容易就能發現,對方全部都是戰船,看起來應該有二三十艘。
布朗還沒見識過聖軍的戰船的戰鬥力,現在只能看到對方也是蒸汽動力炮艇,還不知道對方的火炮威力如何。
出於一直以來對水上力量的自信,他覺得大嚶帝國的戰船應該會比對方強大吧。
基於這樣的自信,布朗甚至都沒有下令船上計程車兵暫時先躲到岸上去。
他們就坐在船上等著自己的這邊的戰船好好去教訓一下那些不知天靠地厚的反叛軍。
“轟轟轟……”雙方的炮艇隔著老遠就開始在江面上對轟了起來。
一團團灰白色的硝煙從炮艇上漂了起來。寬闊的恆河河面上很快就被煙霧籠罩。
現在已經要進入雨季,印度地區還是吹東南季風。
這樣的方向對於從南面的殺過來的蒼龍軍顯然更加有力。
東南風將蒼龍軍這邊的硝煙向英印軍那邊吹過去,這擋住了英印軍炮手的視線。
而蒼龍軍這邊至少能夠透過硝煙中的火光分辨對方位置。
布朗的自信來源於英軍的炮艇這兩年也都更換了後膛跑。
因為印度地區一直處於作戰的狀態,英國人不吝嗇將好的裝備送到這裡。
現在阿姆斯特朗的兵工廠已經制造出了鐵甲艦使用的大口徑後膛炮。
這種炮艇上使用的小口徑後膛炮早就已經造出來了。並且優先裝備到了印度恆河的內河艦隊。
所以現在英國人的炮艇在火力上與聖軍的炮艇相當。
但是聖軍的炮艇上面安裝有防護炮塔,這也是復興軍那裡傳過來的技術,而英軍那邊卻沒有。
英國人的思想還沒有轉變過來。話說要不是董書恆個人的見識,復興軍的艦船設計師也不會想到射擊專門的炮塔。
因為炮塔會影響到船隻搭載火炮的數量。這個時代的人還是人為火炮的數量越多越好。
聖軍炮艇有時候中彈幾發還沒事兒,但是英軍的炮艇只要是甲板上中彈,哪怕是船沒事情,但是每次都會給夾板上的炮手帶來很大的死傷。
雙方的水戰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聖軍那邊損失了一艘炮艇,有三艘炮艇受傷嚴重。
而英印軍這邊卻有三艘沉沒,另外還有兩艘失去了戰鬥力。
雙方的第一輪交鋒,高下立判。
布朗此時趕緊下令讓後面運輸艇上計程車兵登岸。
要不然,等會兒就只能在船上給人家做活靶子了。
但是在這裡上岸,位置非常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