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護府有一大片直屬領地,這裡需要人來治理。

齊彬準備在這裡全面推行漢化。扶桑的文化本來就是從華夏學來的。

齊彬現在只是讓扶桑學的更加徹底一些。乾脆就照搬過來。

要在上面加以改造,搞出自己的特色出來幹嘛呢,這又有什麼意義。

這無非是曾經的當權者希望以此來保證扶桑的獨立性,以維持自己的統治。

但是齊彬也希望扶桑完全融入大華夏圈,是那種全身心地融入。

所以他覺得要擯棄扶桑原本的特色文化。

拋開了語言文化以及身高,扶桑與天朝的區別實際上並不大。

至於其他的藩國,齊彬也會透過大都護府的影響力,逐步地推行漢化。

這並不是太難的事情,但是不能太急。漢學在扶桑這裡本就非常流行。

扶桑的有識之士平時使用的也是漢字。

至於那些大字不識的普通人,他們只知道聽話,不過要是想融入大華夏圈,就要讓他們漸漸學會官話的發音。

要不然,光是語言就是雙方的隔閡。

華夏的本土也在推廣官話,有些地方的方言甚至比扶桑話同官話的差距還大。

這樣看來,扶桑話也只能算是華夏的一個方言。

陸戰一旅暫時還留在扶桑,協助平定各地流竄的叛軍。正是有了這支大軍齊彬才能夠穩定住政局。

陸戰一旅裝備了復興軍現在最新的裝備。所有士兵用的都是最新的f1854步槍,其射速和準度都不是反叛軍的那些英式米涅步槍能夠匹敵的。

轉管機槍和迫擊炮都裝備到了連隊。火力配置比普通的復興軍陸軍還要強悍。

這是董書恆專門打造的還在作戰的主力。谷

剛剛過去的大變局,讓很多倭國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局勢的轉變實在是太快了。

剛開始,大家都覺得倒幕軍就要勝利了。

很多藩國都已經準備好了轉換門庭。

但是隨著復興軍的強勢介入,局勢一下子來了180度的大轉彎。

齊彬提出的大膽而又忤逆的計劃,雖然有些無恥,但是對這些原本的藩屬國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能夠成為一國的國主,真正的國主,誰不想呢?

權力就像是一瓶誘人的毒藥,明知有毒還是禁不住誘惑想要去嘗試。

作為一個曾經的藩主,齊彬非常清楚這些人的想法,因為他曾經也是其中的一員。

只是齊彬現在已經從這口井中跳出來了,他的眼界早已經開闊,對藩國的權力看的通透。

所以他制定計劃侍候就知道這個藩主最後肯定會擁護他的。

在劃分這些藩屬國的領地的時候,齊彬也用了些小手段,讓大藩的邊上儘量有一個勢均力敵的大藩國牽制,在地勢險要的地方儘量安置微型的藩國。

這樣能夠避免有些藩國佔山為王,不服管理,到時候剿滅起來也麻煩。

而小微型的藩國即使佔據了險要的地勢,也沒有膽量和能力來對都護府進行挑戰。

在漠北做了兩年,齊彬也有了一些心得。

都護府治下,大都是自治的藩國,而都護府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要讓這些藩國保持穩定,還要不斷地弱枝強幹。

在潛移默化中削弱各個藩國,增強都護府的實力。

在漠北的時候,齊彬就安排了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對三大汗國的滲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現在的漠北已經基本上是都護府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