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人開始射擊了!”一旁的軍官驚叫道。

現在才剛剛進入三百碼,距離燧發槍的射程還差一大截呢!

這些東華人難道是看到這麼多人進攻,慌張了嗎?

當然不是的。因為曼蘇爾這邊可以清楚地看到己方計程車兵在不斷地倒下。

雖然在這個距離,倒下計程車兵還沒有抵近射擊那樣成片成片,但是這說明東華人的火槍確實能夠打到這麼遠的距離。

“該死的!他們剛才耍了一個花招,這些人用的是線膛槍,是現在歐洲才流行的線膛槍。這些東華軍還真是狡猾,不行,命令士兵們衝鋒。”

是誰在背後支援這些東華人,西班牙政府,這不可能,西班牙王國沒有那麼多錢。

難道是英國人?莫非他們想要像西班牙一樣殖民南美洲?

英國人的殖民地還不夠多嗎?

而且當初這些殖民地獨立的氣候多多少少都是得到了英國人的支援。

曼蘇爾突然在心中想到。他不相信這些印第安人和華人自己能夠做到這樣。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大洋對面的華人國家在支援他們。

隨著這兩年與華夏的貿易增多。很多秘魯人都知道了華夏這個東方大國。

秘魯的東部也有一些諸如糖、棉花等經濟作物跟隨船隊出口到華夏去。

難道是華人的母國支援他們的嗎?不是說那是一個落後的老大帝國嗎?

這個時候再想這些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況且那是秘魯政府應該操心的事情。

狹路相逢勇者勝,曼蘇爾知道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衝鋒,衝上去,利用人數優勢跟對方肉搏。

曼蘇爾的命令被傳令兵傳了下去。

原本隊伍中的鼓手停止了敲擊,衝鋒的號聲隨後響起。

一個個拉蒙塔尼亞聯軍計程車兵挺著裝好刺刀的燧發槍向前衝鋒而去。

頗有一種悍不畏死的氣勢。

就在這時,東華軍的火炮再次怒吼了起來的。

炮彈砸落在拉蒙塔尼亞聯軍的陣營之中。收割著聯軍士兵的生命。

一個個士兵在慘叫聲中被炮彈炸飛,隨著他們落地,聲音也戛然而止。

不知不覺間這些白人的後裔扮演起了當年印第安人的角色。

他們成為了那個衝鋒的一方,成為了那個被動挨打的一方。

不管什麼時候,落後就要捱打,這些老牌殖民帝國的後裔已經漸漸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了。

這些聯軍士兵倒是有幾分勇氣,他們雙手持著火槍奔跑著向前衝鋒。

他們的嘴巴張得老大,大聲吼叫著,那吼聲似乎能沖淡他們心中的恐懼。

在眾多的營級方陣中,有一名叫弗蘭迪的聯軍營指揮官。

他跟他的手下都來自伊比利亞,所以他所在的營又叫伊比利亞營,那是一處秘魯與巴西交界的區域。

弗蘭迪的家鄉伊比利亞並不是一個安定的地方。

他們有時候要與雨林的印第安人作戰。

這些雨林印第安人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弗蘭迪他們的莊園在拓展的過程中經常會侵犯他們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