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石達開苦練內功(第2/3頁)
章節報錯
身為聖國的宰相,劉文清對聖軍控制下的地區可謂是瞭如指掌,對於各個地方的特產也是如數家珍。
此時他正陪著聖王視察雅江的河堤工程。
雅江在旱季的的時候水位下降會露出大量的河灘。
只有雨季的幾個月這些河灘才會被淹沒。
現在雅江的河道非常的寬闊。實際上真正的主河道並沒有那麼寬,這麼多的河灘就這麼荒著怪可惜的。
於是石達開命令劉文清趁著旱季安排人修建一個內江堤。
這樣能夠保證雅江航道的水量。
同時也能夠得到大量的河灘地。內江堤外側的這些灘地旱季可以耕種,雨季可以作為備用的蓄洪區。
外江堤也會同時保留著,這裡的雨季水量非常的大,石達開可不敢冒著引起洪水的危險跟大江搶地盤。
借用一下還是可以的。
這些河灘地的土壤肥沃,稍加平整之後就是上好的耕地了。
“嗚……”一聲汽船的鳴笛聲傳來。
一艘隸屬於聖軍的蒸汽船見到河岸上有貴人,鳴笛致意。
這些幾十上百噸的蒸汽船在雅江的航道上經常能夠看到。它們有些是去給下游的軍隊運送補給,有些是貿易的商船。
在雅江這樣水流較快的江面上還是要用汽船才好。
帆船和槳船都不方便逆流而行。
自從丁蘇吉亞的造船廠建造了第一艘汽船之後,規模就在不斷地擴大。
普通的汽船用木頭建造就好了。阿薩姆地區最不缺的就是木頭。
以前這裡的木頭還會出售到印度其他地區。
只是現在和下游的貿易斷絕了,才改為自用。
在木頭充足的情況下,建造木船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雅江正好將整個阿薩姆地區串聯起來。
接下來,石達開還會修建到南邊以及東南邊丘陵地帶的道路。
那裡是阿薩姆地區的屏障,同時也是重要的礦產資源產地。
“文清,上次不是從咱們廣西老家引進了很多黑豬嗎?你們要擴大的養豬的規模。這裡這麼多丘陵地,都可以種上紅薯玉米,每家都養上幾頭豬。咱們的聖軍以及老百姓不能只吃糧食,也要補充肉食。你沒見他們的復興軍計程車兵,幾乎每天都能夠吃到肉食,咱們做不到那種地步,但是隔幾天還是要讓士兵吃上肉的。”
“那個董書恆不是說士兵的戰鬥力跟炊事班做出的飯食息息相關嗎!以前咱們對這一塊不夠重視,也沒有條件,現在咱們得慢慢做起來。咱們的將士幾乎沒有停止過戰鬥,咱們得想辦法在後勤上做出一些改變,讓將士們感覺到一些改變。”石達開說道。
“是,聖王,臣下會去安排的,那些老弱的印度奴僕可以讓他們去放豬、放羊的。”劉文清回道。
聖軍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印度奴僕,都是由官府管理。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陳玉成搶回來的。他們也並非全部都是青壯。總有一些老弱,這些老弱也不可能白養活者。
廣西的這種黑豬是可以跟羊一樣放養的。它們能自己找東西吃。
阿薩姆地區處在初創階段,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糧食和基礎設施的建設。
至於其他的教育、醫療、工商業只能慢慢建立起來。
“文清,聖軍講武堂的房舍建好了吧。”石達開問道。
“回聖王,已經建造的差不多了,再有個半個月應該就能投入使用了。”文清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