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方的莊園資本,則透過向歐洲輸出原材料,進口工業品,形成了一個穩定而有收益的市場聯合體。

透過向歐洲輸送原材料,他們能夠分到歐洲資本的蛋糕。

而與北方工業資本的合作並不能給他們帶來這樣的收益。

因為北方的工業資本沒有自己的市場,他們自身的收益都沒有辦法保證,如何還在能夠分給南方呢。

如果那些北方資本控制南方,肯定會拼命地壓榨南方。壓低原材料的供應價格,然後還要向南方傾銷工業品。

歷史上,在南北戰爭之後,林肯採用的辦法跟董書恆現在所用的差不多。

那就是將自己的蛋糕做大。

他們大力開發西部,投資了大量的基礎設施。

向西部大量的移民開墾。

這些開墾的移民需要的大量的生產資料,還有大量的基礎建設也需要大量的物資。

這就極大地促進了美利堅北部的工業發展。

加上那時候南方已經投降,南方的市場也被開啟。

南方生產的原材料也能夠暢通無阻地輸送到北方去。

在海外他們逐步控制夏威夷,掌控太平洋航線,開啟日本和大清的市場。

這些都成了南北戰爭之後北方經濟發展的助力。

復興軍的關外大開發就跟美利堅開發西部相類似。

與遠東以及南洋地區的移民不同。

對關外的開發規模更加的龐大。

當年,清軍入關之後,在關外設定盛京作為陪都,總管關外事務。

原本關外滿清大量的人口被遷移的關內來。

這些滿漢八旗被安置在京城以全國幾十個主要的城市。

清庭希望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這樣就讓關外一下子減少了大量的人口。

後來為了預防沙俄從北方帶來的威脅,才設定了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盛京將軍三大將軍府來管理關外的土地。

但是除了駐防的官兵,關外的人口並沒有多少。

滿清就在這個地方崛起,所以他們要預防再出現一個自己來。

於是,滿清封鎖了關城,不允許關內的漢人百姓遷移到關外去。

清軍入關之後,關外反倒是更加的荒涼了。

復興軍入駐新京之後,做出的第一件決策就是移民開發關外。

這當然有黃河決堤帶來的契機。

但是從政治上還是要徹底絕了滿清東山再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