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 人人都是小地主(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是剛離開山東的時候他也是十分的落魄。
每每回想起去年開春那一場大水,他的心中還是後怕。
原本的山東一地就是復興軍控制的,減租減息政策,讓百姓的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
李大郎家中雖是佃農,但是倒也過的下去。
不過當大家準備春耕的時候突然間來了一場大水。
還好復興軍的人及時預警。大家都逃到了崮子上。
萬幸的是人沒事兒,可是家中的房子卻被大水泡塌了。
再後來大家就被官府組織著離開了家園。
官府的人說了以後他們的家鄉會成為一個大湖。
有些地主不願意離開,要留下來,他們自家的地都在那裡。
但是李家本來就是小門小戶,又沒有田產。官府讓遷移就遷唄。
李大郎曾經聽村裡的老人說過,他們的家鄉以前就是一片大湖。
不然怎麼會有菏澤這個名字呢!
李大郎將逃離時帶出來的一點家當打包放在獨輪車的左邊,然後讓自己的老孃抱著閨女玲兒坐在右邊。
然後推著獨輪車就跟遷徙的大軍一起離開自己的家鄉。
他們先沿著通向東北方向的陸路一直走到了一個港口,到了這裡,他們登上了一艘輪船。
這是他們一家第一次坐船。這滋味太難受了。
好在坐船的時間不長。
輪船走了一個晚上,大家又來到了一個港口,然後又是漫長的路上行程。
好在一路上,官府每天都能夠管兩頓飯。雖說吃的一般,但是至少能夠吃飽,這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
對於這個新官府,大家都是心存感激的,沒別的,就是這一天兩頓飯,那就能夠讓大家埋頭跟著官府走了。
不僅僅如此,在路途生病了還能看上郎中,不僅如此,還能領到免費的藥丸子吃。
李大郎的老孃就是路上染上了風寒。
吃了郎中的藥,熬上幾天就好了。
關外的路並不好走,很多小路都是從山間穿過。
清庭在關外沒有好好整治道路。
以至於很多道路都年久失修。
還好遷移的隊伍中,大部分都是步行前進。
不過這樣東繞西繞,也多走了很多的路途。
從遼東半島的東部登陸,然後一路北行。不記得走了多少天。他們終於到達了自己的新家。
李大郎一家沒有跟本村的熟人分到一起去。
與他分到一個屯子的另外十四戶人家都是全都是陌生人。
李家就他一個壯勞力,看起來似乎是屯子裡最弱勢的一家。
官府派來的人沒時間呆在一個屯子裡。
他們會在各個屯子來回巡視。
告訴這些新移民一些規矩。
比如不能在林子裡面明火,否則會引起山林大火,這是的犯王法的事情。
還有就是幫他們分好了每家的地界。
此時已經到了夏末,來不及種植糧食了。每家只能整出少許的田地種點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