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五章 庫頁島的開發(第2/4頁)
章節報錯
所謂的“龍巢計劃”也只是一個後手而已。所謂後手都是不得已才要用的,也許根本就用不到,就像是買保險一樣。
哪怕是他今後就在國內發展了,也要有一個自己能夠完全掌控的地方作為助力,不是嗎?
西海岸那個地方是不可能由華夏直接管轄的。一個國家並非是越大越好,有時候太大意味著負擔。
隨著天氣轉冷,董書恆開始從遠東南下。
冷空氣似乎是追著他的腳步一路南下。
北方的農場在秋收之後,很快就要進入貓冬季節了。同往常一樣,今年也有一些農場的職工回老家去過年。
從北向南走的船隻越來越多。其實就是沒有這些人南下,船隻也是要南下的。因為留在這裡的話,天冷了之後,船就只能閒著了。
現在的南下的話,不僅可以到南邊過冬,船隻也能夠繼續賺錢。
按照往年的成例,農場中一般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可以申請回家探親。
還有百分之五十的人要留場。冬天了並非完全沒有事情。
栓柱就因為媳婦兒剛剛給他生了一個兒子,所以今年留在農場。
栓柱給自己的兒子起名叫豐收。因為他的兒子就是在秋收之後生的。
雖然現在要開始冒著嚴寒幹活,但是栓柱的心中是暖洋洋的。
家裡由大丫照顧春花,栓柱也不用擔心。
在土地封凍之前,所有土地要整個翻一遍。
這樣土壤中的害蟲,主要是蟲卵都會被嚴寒凍死。
栓柱趕著耕牛,慢慢地走著,旁邊一塊田地中的拖拉機卻要比他快的多了。
雖然後面拉著三個耕犁,但是拖拉機的速度還是跟平時的時候一樣。
另外,農場的很多工廠都在室內,即使在冬季裡也不會停工的。
董書恆在廟街的時候,還去看了一個專門種植木耳的車間。工人們將玉米芯子打碎,經過發酵之後,再高溫蒸制殺菌消毒。
然後製作成一束一束的,整齊地碼放在封閉的土屋之中。
然後,給封閉的房子燒上地龍,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是在冬日裡都可以種出木耳和蘑菇,這些東西不說賣到南面去。
就是他們這裡就能夠消耗掉很多,因為冬季的時候這裡的蔬菜匱乏的厲害。
新鮮的蘑菇是可以頂替蔬菜的位置的。
蘑菇的種植一直是農業研究院的重要專案。
在遠東這裡還有一個研究員的蘑菇研究所,專門在這裡尋找培育適合人工種植的蘑菇。
在遠東、東北這裡,燃料的成本低,擁有在冬季種植蘑菇的良好條件。
要是在內地這樣種出來的東西肯定是價格不匪。
黑龍水師正好也要南下海參崴過冬。
董書恆索性就跟著水師的一起走。
不過中途的時候還是去了一趟庫頁島。
這個遠東外海最大的島嶼,真的就像是一片樹葉掛在那裡。
董書恆還是第一次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