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臣這個詞語以及身份一直存在。

復興軍是國家的軍隊,包括原來的淮海公司、長江集團中的股份都已經跟董書恆個人進行了分割。

董書恆知道以他現在的威望肯定還可以任意支配他們。

但是他並不想這樣。雖然他現在能夠讓老百姓吃飽飯,能夠讓那些工廠主有錢賺,能夠讓那些有進取心的人能夠活的機會。

但是這個國家亦然沒有覺醒。

一個國要想覺醒必須要學會思考。

國家是有血有肉的有靈魂的。他的靈魂就所有民眾靈魂的集合。

但是現在董書恆還沒能讓她學會思考。

要讓他學會思考就不能處處再幫他思考。

就要狠心做出一些切割。

董書恆現在正在做的就是這件事情。不過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融入這個世界的個體。

董書恆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希望的自己的後半生能夠過得錦衣玉食,能夠過得安全無憂。

但是像他這樣的經歷要想過得安全無憂就必須要一直有一個權力在保護自己。

但是這又與他現在做權力切割的大目標是矛盾的。

因此他才想要在北美給自己打造一個私人國度。到時候,南美一個董,北美一個董,相當與加上了一個雙保險了。

至於為什麼連家臣這樣原始的階層制度都用上了。

那是董書恆認為這個制度並沒有落伍。這是一種類似與分封的制度。

實際上還是要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一個穩固的利益集團。

董書恆不會在國內推行這樣的制度,因為那樣是一種倒退。

但是現在的美利堅西部還是一張白紙。董書恆完全可以在上面任意作畫。

當然了,董書恆還是呼叫了國內的很多力量。

但是董書恆拿的心安理得。他為復興軍付出的要比他索取的多的多。

況且他這麼經營也是按照當初大華夏圈的計劃在執行。

並沒有違背初衷。

都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但是首先要有幾個籃子才行呢!

要是隻有一個籃子,那就是隻能放在一個地方了。

董書恆現在就是要給華人多編織一些籃子。

本土一個大籃子,那樣一個小籃子,北美一個籃子,南美一個大籃子,以後可能還會有更多。

東邊不亮西邊亮,華人的未來必將更加的光明。

經濟壟斷整個美利堅西部只是第一部,將家臣轉移過去,擴充長江安保是第二部。

第三部就是繼續移民充實這裡的華人人口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