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那個地方以後可能就是一個大泥潭,黑人太多了。不是可以永久佔據的地方。

亞洲離本土太近,這裡佔據的土地只能歸為本土所有。

美洲正好跟本土隔著太平洋,中間沒有任何的勢力了。

如果在那裡打造一個大型的華人國家,正好可以和華夏的本土遙相呼應。

而且美洲的最北端基本上是與華夏的東北部相連,就隔著一道窄窄的白令海峽。

如果董書恆的設想成功的話,今後包括未來,整個太平洋沿岸都將是華人自己的生存空間。

雖然現在復興軍在美洲已經控制了大量的土地,但是這遠遠不夠。

這只是剛剛開始而已。董書恆還要不斷地向美洲輸送華人,增加那裡的華人基數。

同時,董書恆還要保證華夏的文明同樣能夠移植過去。

他可不希望自己輸送過去的華人像那些白人一樣都變成了唯利是圖,數典忘祖之輩。

本土華人以及海外華人肯定會存在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並不能對立的,只能是在原有文明基礎上的一種進步。

至少在文明的傳承上不能出現偏差。

文明的傳承這事兒最難做,所以他準備親自去做。

當然了,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

現在華夏初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呢。

他現在雖然什麼事情都不管,但是他實際上是聯絡政府和軍方的紐帶。

現在除了董書恆,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掌控軍政兩屆。

但是董叔恆並不想這個狀況繼續延續下去。

他不希望他是那個唯一的選擇。這樣對他自己,對這個國家都將是一種危險。

“你最近跟徐壽那傢伙在搞些什麼啊?以前你也會去實驗室,但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投入那麼多的精力。”魏源終於問出了大家都在問的問題。

“是在做一些東西,都是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的重要東西,已經有眉目了。”

“老師您知道,徐壽現在主要做電力研究,我之前將他派到歐洲去也是為了幫他補電學基礎知識這一塊的短板。現在他學成歸來了,到了他發揮作用的時候了。”董書恆只是模糊地介紹道。

很多東西,跟魏源說了,他也不一定懂,還要花費時間再去解釋。

索性他就模糊地講一下。

“電學?你說的這些相比於蒸汽機的發明又如何?”魏源本身就是一個西學大家。這些年隨著剛過的國外書籍被翻譯進來,他關注的面也更廣了。

對於電學、電器的發展,他並非是一無所知。

他知道這是一種新的動力體系。

蒸汽機的發明所改變的實際上就是一種動力體系。

有了動力才有機械製造業的發展。

“老師,電力作為一種能量,將會延伸出一個新的動力體系。不光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蒸汽機可以驅動的那些東西。它能夠做到事情更多。”

“比如說它可以用來照明,電燈不僅僅更加明亮,還沒有任何的煙塵和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