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〇章 改造草原(第2/4頁)
章節報錯
鄂布河與伊聶謝河之間的區域為兩個國家之間在北境的緩衝區域。
在這裡,雙方的軍隊之間犬牙交錯。
因為氣候的原因,雙方的據點都在後方,在前方都是零散的非常規軍隊。
沙俄的獵人民兵與復興軍的北極先遣隊之間經常會在這裡碰面。
雖然雙方已經宣佈停戰了,但是小規模的衝突還是不斷髮生。
沙俄說這是的他們獵人的個人行為,這些獵人難以管控。
復興軍這邊則說這是當地土著居民的自發反抗。
反正是規模很小,戰鬥不斷。幾十人、上百人的偷襲時有發生。
最後弄得這塊地方已經沒有正經的定居居民。
為了保護這裡的原住民,這些人基本上都復興軍遷移到了東面。
雅城需要大量的人口補充,復興軍乾脆將這些原住民安排到雅城的周圍。
反正在那裡他們能夠找到事情做,不用擔心吃不上飯。
不僅如此,這些人反而不用再過那種朝不保夕的生活。
現在漠北都護府的駐地在烏里雅蘇臺。有時候齊彬也會移駐阿穆哈拜商。
現在漠北都護府主要在建設的城市有三座。
烏里雅蘇臺、阿穆哈拜商以及科布多。這三座城正好呈三角之勢。
阿穆哈拜商是和北邊極北行省以及月湖行省的商貿中心。
烏里雅蘇臺是政治和工業中心。
科布多靠近大湖,周圍的水系眾多,是重要的農牧業中心。
都護府在科布多地區建立了大量的農場和牧場。
這些牧場不再放牧,而是採用了種植牧草圈養牲畜的畜牧業方式。
不得不說論搞實業,這個齊彬還是很有一套的。
東半部三音諾顏、土謝圖以及車臣汗部則還保持原本的部族分封制度,享有很高的自治權力。
不過他們名義上要接受都護府的指揮,軍事上要接受復興軍的領導,在民政上還要接受都護府派遣的民政官的指導。
並且,都護府完全收回了司法權。
部族領袖不能再直接處置牧民,濫用私刑。
這一權力相對於民政權力、軍事權力來說並不起眼。
但是對牧民來說,這一點帶來的改變非常大。
因為有了這些司法機構之後,牧民們感覺到了有人在幫他們撐腰,當遇到不公正的對待的時候,這些牧民也有了告知訴求的地方。
董書恆又跟這些首領談了徵募遊騎兵事情。
有些人認為不就是在牧民之中徵兵嗎?哪裡需要跟這些首領商量。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牧民都是上馬就成為的騎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