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章 德意志海軍(第2/3頁)
章節報錯
“招遠”號和“撫遠”號兩艘軍艦當初就是都對江河級的圖紙進行了放大,並沒有多少改進。
她們的排水量都達到了三千多噸,使用復興軍自己研製的三脹式蒸汽機,四臺鍋爐。主機輸出功率達到12000馬力,可以的讓這兩艘的鐵甲艦達到最大20節的航速。
這個速度比現在絕大多數的戰艦都要的快的多。
另外上面裝備的火炮都是克虜伯最新研製的後膛炮。
無論是射速還是威力都遠遠強於現在的木製戰艦。
木製戰艦因為自身結構的問題,即使有更大威力的艦炮也無法安裝上去。
英國的阿姆斯特朗工廠也已經研製出了的後裝火炮。
他們就發現這種火炮只能放在新研製的裝甲艦上。
當他們嘗試著安裝到的木製戰列艦上時,無一例外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繼續說一下“招遠”號上的火力配置。
她的主炮是20倍口徑240毫米炮,雙聯裝炮塔2座,是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生產的後膛填裝炮。副炮是150毫米單裝炮,在艦艏與艦艉各有1座,並在艦隻中間較後方的兩舷各加裝了150毫米單裝炮1座。
這樣,這型鐵甲艦上一共有八門火炮。為了發揮該艦的遠距離打擊能力,軍艦上並沒有加裝小口徑的速射火炮。
既然有射程的優勢,那麼就要充分發揮好,也就沒有必要再去安裝小炮佔用空間了。
另外華夏的兩艘軍艦在回國後還要加裝魚雷發射裝置。
根據復興軍與普魯士的協議,在普丹戰爭期間,復興軍的這兩艘鐵甲艦會暫時劃入德意志海軍的編制。
協同普魯士人完成這次普丹戰爭。
普魯士人準備靠著這四艘軍艦去偷襲殲滅丹麥人的海軍艦隊。
復興軍在菲律賓戰勝西班牙人的經典案例給了普魯士海軍極大的信心。
復興軍依靠八艘護衛艦,成功地擊敗了擁有二十幾艘主力戰列艦的西班牙艦隊。
這在歐洲的海戰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這場海戰極大地刺激的了歐洲的各個海軍強國。
一直引領者世界海軍發展潮流的歐洲海軍強國怎麼會願意被別人搶走這樣的風頭呢。
於是歐洲各國都開啟了建造鐵甲艦的熱潮。
普魯士一看,大家都開始造鐵甲艦可,那麼自己手中的鐵甲艦很快就要喪失優勢了。
所以普魯士對發動這場普丹戰爭非常的急迫。
本來歷史上幾年後發生的事情。也許就是因為這四艘鐵甲艦的服役而被硬生生地提前了。
當然了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還有一方面原因就是第一艦隊勝利帶來的信心。
第一艦隊的總噸位加在一起還比不上這四艘鐵甲艦。
而且丹麥海軍的實力也遠遠地弱於西班牙的海軍。
德意志波羅的海艦隊,是這支由四艘鐵甲艦、三艘風帆蒸汽混合動力護衛艦以及幾艘補給艦組成的艦隊的新名字。
之所以要冠上德意志的稱呼而不是普魯士,是因為這支海軍是由德意志共同出錢建立。
海軍的經費也是由德意志邦聯來出的。
這個就要從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說起。
那時候丹麥海軍欺負德意志邦聯各國沒有稱規模的海軍,毅然派遣艦隊封鎖了整個德意志邦聯的波羅的海的沿海部分。
於是普魯士的阿達爾伯特親王站出來提出要成立一支海軍。這件事情很快就得到了邦聯議會的支援。
因為之前丹麥人的封鎖讓各個小邦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再加上以前法國人對德意志各個小邦的侵略,也讓這些德語小國家漸漸明白了,聯合起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