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堪薩斯內戰(第1/4頁)
章節報錯
說到北美的事情,董書恆倒是難得地看到了長江安保傳回來的一份報告。
因為本地路途遙遠,美洲的長江安保已經許久沒有傳回訊息了。
這份報告跟堪薩斯地區正在爆發的一場內戰有關。
就在今年上半年,一場小規模的內戰正在聯邦新拓展的堪薩斯和內布拉斯加地區爆發。
這場小規模的內戰,在美國曆史上名聲不顯,不過可以算是南北戰爭的預熱。
正是這場小規模的內戰讓南北雙方出現流血,他們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成為了必須要開戰的不死不休的局面。
19世紀以後,美利堅領土迅速擴張,在密蘇里河以西的堪薩斯內布拉斯加地區,前往墾殖的人日益增多,他們要求建立新州。
該地區在北緯36°30′以北,按密蘇里妥協案(1820)規定,應以自由州加入聯邦。
但奴隸主憑藉在政府和參議院中的優勢,力圖在這一地區擴大種植園、畜牧業,主張實行奴隸制。
因為堪薩斯地區為美洲中部大平原地區。後世的董書恆從電視上知道,那裡是大平原地區。
歷史上這裡是印第安人和美洲野牛的棲息地。白人最早是為了捕獵野牛獲得野牛皮才到這個地方的。
他們到了那裡之後不僅殺光了野牛,而且也殺光了那裡的印第安人,就像一群蝗蟲一般。
1854年1月23日,由參議院領地委員會主席、民主黨黨魁史蒂芬·道格拉斯向參議院提交了《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宣佈密蘇里妥協案和1850年妥協案作廢。
奴隸制的實施不應受任何地域限制;新開發地區實行何種制度,應留給當地居民或其代表決定,即所謂“平民主權原則”。
這一法案,引起全國長達四個月之久的爭論,但在參議院和眾議院中均獲得透過該法案規定,堪薩斯準州延伸至北緯40°以南(堪薩斯與科羅拉多大部),內布拉斯加準州包括密蘇里河以西北緯40°與加拿大之間的地區。
按照這一法案的規定,奴隸制的擴充套件從此不再受地域限制,不斷推向北部,加速了資產階級內部的分化。
反對該法案的人於1854年7月組成美國共和黨。資本主義和奴隸制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釀成了堪薩斯內戰。
雙方之間的戰爭從民間開始爆發。
法案透過後,南方種植園奴隸主攜武器湧進堪薩斯,他們操縱當地表決,強行建立奴隸制。
北方廣大群眾也自發地進入堪薩斯,另行組建反奴隸制政權。1856年5月,種植園奴隸主首先襲擊自由移民,挑起了武裝衝突。
到了下半年之後,雙方的衝突演變成了戰爭。
在堪薩斯地區出現了兩個州府。
皮爾斯總統更加偏向於蓄奴一派。
不過聯邦並未派兵干涉。
現在的美國聯邦常備陸軍不到一萬人,如果不是外敵入侵,根本就不會出動。
自從墨西哥戰爭之後,聯邦就對各州的徵募兵更加依賴。
因為靠著各州的民兵,美國打敗了七萬墨西哥正規軍。
這也是後來半個多世紀美國一直沒有像樣的正規陸軍的原因。
一開始的時候南方畜奴勢力靠著先發制人確實是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但是因為堪薩斯距離北方各州更近。
很快自由派調來了大量的援兵。
當然這些援兵也不是軍隊,這些人只是自由派從北方各自由州花錢僱傭來的持槍者,或者說是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