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第2/3頁)
章節報錯
除了一些開房了暖氣的工廠和學校還在運轉。
郊外的林場伐木工、農場工人以及農村的農民基本上都在溫暖的屋子裡貓冬。也有一些人趁著冬天放假,回到了南方探親。
其中大部分是移民的到東北的年輕人,他們都是拎著大包小包回到自己原籍的家中。
他們向家人述說這自己的在東北大地上的種種好處,在親人以及鄰居羨慕得目光中在老家度過一個快樂得春節。這種感覺就像是衣錦還鄉差不多。
作為北大倉農場的一名職工,劉栓柱在冬季來臨前,就準備好了回家的事情。
他剛剛在農場結了婚,物件是一個來自河北的姑娘。
在農場的秋收完成,糧食入庫之後,劉栓柱就跟場長請假帶著媳婦兒一起乘坐沿著黑龍江而下的輪船前往山東的老家。
在東北這裡的移民大都是來自山東地區。山東那裡本就是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同時連年的戰亂對山東的破壞也非常的大,百姓流離失所,移民得意願最為強烈。
栓柱的媳婦兒比他後來農場。這是黑龍行省為了解決年輕男性移民的婚配問題,後來才從各個地方招募的適齡女子。
為了讓這些女子來到農場安家,各個農場也是付出代價的。
普通的老百姓將閨女養大都是希望閨女能夠夠給家裡賺點彩禮錢。
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女兒的彩禮錢就是家中男丁的老婆本兒。
劉栓柱的媳婦兒叫趙春花,兩人的名字就比較般配。趙春花能夠來到農場工作,他的家人能夠一次性地得到15華元的預支工資。
這個錢當然是農場來出,不給過趙春花來到農場後要從工資中將這筆錢慢慢還掉。老百姓才不管閨女去了要幹活,只要能夠拿到現錢就好。
離開農場準備回老家之前,栓柱特意在場部給媳婦兒扯了一塊紅色的碎花斜紋棉布以及二斤當季的新棉花。
春花做了一身新衣服。但是衣服做好了之後,春花卻不願意穿。
“你咋不穿哩?”栓柱搞不明白媳婦兒的意思。
“栓柱啊,家裡的孃親還有弟妹們能夠穿上新衣服嗎?”春花問道。
“當然是不能哩。”這樣的棉襖能夠有件舊的就已經很好了,哪裡還能奢望新衣服呢。
栓柱還記得小的時候,冬天裡,幾個兄弟姐妹只能天天擠在炕上。
要想出去方便一下都要輪流穿同一條棉褲。
雖然現在都在復興軍的治下了,但是家中的改觀應該沒有那麼大吧。他們的村子就那麼多地。在農場這裡,他一個人耕種的土地都要攆上他們一個村子的了。
而且這裡的土地比他們的村子的土地要肥沃的多了。守著那麼點地村子的人要想致富還是很難的。
栓柱是農場的種田能手自然是對土地瞭解的很深。
“那咋辦哩,春花?”栓柱是一個木訥的漢子,平時都是靠自己的媳婦兒拿主意。
“我看咱們這次回去其他東西都可以少帶點,就給家裡的人每人做一身棉衣吧。”春花說道。她這次也是第一次去公婆家中,不管公婆家中如何。她都想給公婆一個好印象。
況且結婚已經幾個月了,自己還沒有懷上娃子,春花的心中也有些過意不去。
“那可是要花老多錢呢,春花!”栓柱才在農場做了一年,手中繼續本就不多。
“栓柱,咱倆都是農場的職工,咱們吃住又不要花錢。你留著那些錢幹啥,況且咱們這是第一次回老家,你不想讓家裡頭的人看看你在農場過的好一些嘛。”
“再說,咱們農場的就產棉花,這裡的棉花肯定要便宜一些,咱們就用農場發的工票去場部買。”
最後,還是在春花的建議下,兩人將一年的積蓄買了棉花和棉布,給家裡的人每人做了一身棉衣。
又買了一些林子裡產的乾貨。
所有的東西裝了鼓鼓囊囊兩個大包。還好雖然體積看起大了一些。但是並沒有多大的份量。
栓柱一個人就能夠抗在肩膀上。春花只要拿著兩人隨身攜帶的小物件就好了。
南下的貨輪都是客貨兩用的,條件並不怎麼樣好。
一個艙室裡面被塞進去了兩戶人家。
栓柱他們所在的艙室中的另外一戶人家也是一對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