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滲透作戰(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是這些大盛魁的掌櫃卻對這裡的道路極為熟悉。因為他們貿易的時候通常都是牽著駱駝走。這裡的道路都是他們用雙腳丈量的,所以才會印象深刻。
這次大盛魁和復興軍的合作非常的愉快,不僅僅原本在沙俄那裡的損失都彌補了回來,而且他們還賺的盆滿缽滿。
現在大盛魁的手中囤積了大量毛皮、蜂蜜等西伯利亞地區的特產。
這些東西只要送到華夏的內地地區就能夠賣到很好的價錢,在南方這些東西可都是稀缺貨。
而他們的成本是很低的。當然大盛魁也給高雲的騎兵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至少高雲不需要再為補給頭疼了。
進入西西伯利亞以來,高雲的騎兵根本就沒有停下來過,大盛魁調動了七八千峰的駝隊跟在高雲的後面,他們就像是勤勞的工蟻一般。
繳獲的物資,高雲不需要過問,就連俘虜都不需要他們看押。駝隊回去的時候會帶走他們繳獲的全部物資和俘虜。
當這些駝隊回到了烏里雅蘇臺卸下了東西和俘虜之後。會帶上騎兵必須的補給再次去尋找高雲的隊伍。
齊彬發現在漠北這裡搞建設還是很容易的,這裡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
除了東邊的三個汗王以外,西邊廣大的地區,他幾乎是想要怎麼搞就怎麼搞。
這裡就像是一張白紙一般,可以任由他作畫。
尤其是當王紹志的臨時騎兵旅開到了漠北之後,齊彬就更加有底氣了。
他首先在科布多西邊的以及烏梁海十佐領地區建立一連串具有邊防性質的牧場。
然後派遣基層官員人去管理這些牧場,又給這些牧場安排了民兵長官。
這些牧場的牧民則從科布多、烏梁海以及扎薩克圖地區抽選。
抽到的牧民將被打撒編入這些邊防牧場,同時,牧民中的男性還將會參加一定的軍事訓練。
然後他們要做的就是一邊放牧一邊巡邏。對於這些牧場,漠北都護府會給予一定的補助,這相當於建立了一直廉價的邊防軍。
漠北的西部屬於阿爾泰山脈,這裡的海拔較高,大部分都是高山草甸,普通的漢民在這裡生活很難適應。齊彬這麼安排救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烏里雅蘇臺地區,齊彬建立基本的工業設施,這裡有專門處理皮毛的工廠,有生產毛氈的工廠,還有專門生產毛線的工廠。
同時齊彬還選擇了幾個容易開採的地方開採煤礦。
在草原上給牧民推廣使用蜂窩煤。
這樣牧民就不用再依靠撿拾牛糞來燒火了。
草原上的牛糞能夠迴歸草原,這對草原的草場土壤環境也是有力的嘛。
在漠北草原南面的的荒漠戈壁上,復興軍的探礦人員還發現了大型金銀銅伴生礦。
這個礦場甚至可以做到露天開採。這讓手中缺乏貴金屬,尤其是缺少銅的董書恆喜出望外。
很快,一個礦業企業救籌建了起來,董書恆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開發那裡。
齊彬相信那裡以後將是漠北草原的經濟命脈。
這裡的草場算不上豐美,僅僅依靠畜牧業,漠北是發展不起來的。
今後漠北的經濟將主要依靠礦業。
齊彬也在試圖改變的這裡的人的生活。
隨著對烏里雅蘇臺工商業以及對庫倫商業的規劃建設。
很多牧民也被吸引到了城市或者城市的周邊生活。
草原人除了放牧之外發現,他們還有其他的辦法可以生存下去。
烏里雅蘇臺的戰俘營中已經彙集了五六千人的沙俄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