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在的土地,哪怕是一塊寸草不生的沙漠,哪怕是孤懸海外的一塊礁盤,哪怕是終年冰月的雪域,那也是瑰寶一般的存在。

想到這裡,董書恆在回覆的電報上寫上:“寇可來,吾亦可往。”

當然,命令不是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話。

這一仗結束之後,至少短時間內遠東以及黑龍江流域可以安定下來了。

加上清廷的戰略收縮,淮海軍幾乎完全控制了整個黑龍江流域。

對於整個黑龍江流域,董書恆準備劃分為兩個軍區來管理。

從烏蘇里江向東,南到海參崴,北至馬加丹、勘察加半島,直到北極。董書恆將其劃為遠東軍區,由林威擔任軍區司令。

軍區的駐地就在廟街,這裡將建成廟街市,會有軍政府派遣官員管理民政。

南面的海參崴將建成一座軍港,以鮑有志南洋水師輕巡艦支隊為基礎組建北海水師。

北海水師以海參崴為母港,以庫葉港、日本的橫濱為停靠港。以北海為主要的防區。

伯力上游的黑龍江流域劃為黑龍江軍區,以王嘯為黑龍江軍區司令。

董書恆準備著手準備今年第二批移民船隊去黑龍江,第一批將主要建設兩個聚居地,一個是伯力,還有一個是江東地區。

這次江東地區因為戰爭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董書恆決定給這些江東百姓一些補償。

現在清廷已經徹底不管他們了,他們將成為淮海軍治下之民,自然也就能夠享受到淮海軍帶來的建設紅利。

清軍放棄的黑水城將成為黑龍江軍區的駐地所在地。

而黑龍江水師的地位則依然保持獨立,他們的駐地放在伯力,正好可以兼顧上游和下游,還可以巡航烏蘇里江流域。

要是清廷的黑龍江將軍搞什麼小動作,他們甚至可以殺進松花江。

當然,還得組織更多的民兵過去,黑龍江的上游,董書恆準備組建一個民兵軍團。

沿著黑龍江建造一串軍事化程度更高的農場。他現在已經基本上摸清楚了,俄國人要向遠東擴張,最便捷的路線就是從黑龍江上游下來。

只要守住了上游,那麼下游的壓力就會小的多。

光有農場還不夠,在黑龍江的上游至少要建造一座大型要塞。

沒有一座堅固的軍事重鎮,根本就擋不住俄國人。

同時要是在黑龍江上游有一個軍事重鎮的話,就可以隨時威脅到沙俄在貝加爾湖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統治。

想到這裡,董書恆覺得應該讓林威跟王嘯調換一下位置。

不僅如此,他還要將山東以及遠東地區的騎兵全部都調給林威。

因為黑龍江的源頭就是蒙古高原了,那裡雖然被俄國人佔據了,可以生活最多的還是蒙古牧民。

現在的蒙古人早已經失去了祖先的野性。

在滿清的幾百年的調教之下,蒙古人不光人口減少,而且大部分都信仰黃教,成了順民。

他們現在已經不是一群狼了,而成了一群綿羊。

董書恆覺得可以讓林威到上游去依河建造一座軍事城鎮,依託這個城鎮,跟當地蒙古人建立貿易關係。

吸收一分部貧苦的牧民,以現有的騎兵為基礎組建一支騎兵軍團。

如果淮海軍要和俄國人攻守易勢,那麼就必須掌握一支騎兵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