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裡還是婦聯的總部,同時還是婦女救助站的所在,反正這裡面都是女人。

這樣將女子師範放在這裡就非常方便了,不管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的親屬都能放心。

辦學場地有了,接下來就是師資和生源的問題。

師資的話,現在有文化又願意出來做事的女性還真不多。

只能由楊兮妹發動婦聯的人,還有就是董書恆動用自己的權力在淮海軍系統內的官員中動員。

看看哪家的家屬比較有文化的,發動一下出來為教育事業做做貢獻。

這方面董書恆已經做了表率,總統的準夫人都出來做事,底下的官員如何還能有顧忌呢?

至於擔心自己的學問不夠,就更沒關係了,培養小學教師也不需要多麼高深的學問。

關鍵是培養出來的女教師要明事理、有愛心。至於學問只要比小學畢業生高一些就勉強可以了。

另外,生源也是一個問題,誰願意將自家的閨女送出來學師範,關鍵是學好了還要去教書做事情。

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讓女子拋頭露面的事情,實為不可取。

就這樣,這第一屆學生也得想辦法去安排。淮海軍系統內誰家的閨女有點基礎的,免試直接送過來上學。

楊兮妹再從原來女營中招募一部分。還有工廠的女工裡面也可以招募一部分。

最後,就是教材的編寫,以前從來沒有什麼師範學院。現在新開,那麼這個教材就得現編。

董書恆自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像有的穿越者那樣,可以直接把教材給默寫出來。

況且他也不是學師範的。

這個事情還是得交給這幾個女人。傅善祥被楊兮妹找過來總負責這個事情。

這位女狀元可不是虛的,還是有些文化功底的。

她將現有的諸子百家經典中有關教育的內容整理出來做了彙編。

董書恆則給這本書起了個名字叫《教育學》。

《論語》中就有大量關於教書育人,如何學習的論述。再說還有經典的《勸學篇》。

董書恆對這些只是一知半解,他學過的古文早就還給了老師。

穿越後,董書恆也沒準備考清朝的科舉,所以就基本沒看過這方面的書。

但是考過狀元的傅善祥對這些書籍卻都是倒背如流。

然後就是將淮海軍現在的小學教材拿過來,改編一下,增加深度,加入拓展的內容。

這樣一套小學師範的教材就整出來了。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董書恆白天陪著魏玉珍弄好學校的事情,晚上回去還要處理公文。

就這樣他竟然沒感到累,反倒是覺得異常地充實。

當然了,董書恆也沒有忘記關注太平軍的動向。

太平軍現在是三面開花,不過他們已經註定成不了氣候,因為天京陷落之後太平軍就已經沒落了。

失去了統一的領導,太平軍已經是一盤散沙,已經沒人能夠將這三股勢力給統合起來了。

黃浩帶著洪天福貴隨著羅大綱轉戰河南,依仗這羅大綱的指揮天賦,倒是打了幾個勝仗。

但是黃浩一心想著早點去洛陽,因此給羅大綱的指揮造成了很大幹擾。

羅大綱的意思是不能直接往河南府跑,這樣子戰略意圖太過明顯了。

現在河南巡撫英桂已經反應過來,他將剿滅捻匪的軍隊抽調回來,坐鎮開封,在汝州和開封佈置重兵。又讓兩府各募集兩萬團勇協助守城。

羅大綱放棄汝寧府揮師北上,猛攻汝州府十五日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