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 石達開的選擇(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是這種游擊戰術,都是復興軍玩剩下的,復興軍自然知道怎麼破解。
他們那麼多人退到山中,不可能不出來的,當然他們要是不出來的話更好。
“田參謀,你再電告雲南的民兵指揮部,讓他們的現在就組織民兵,在木蠻地區開闢軍墾。那些木蠻人留下的農田和寨子就分給他們了。”
這裡的土地可都是華夏的,木蠻人不要了,華夏可不能讓這些地荒著。
田參謀走後,彭玉麟又找來了剛剛調到瀾滄江水師的張強。
張強之前在運河水師做司令。但是現在運河已經處在華夏的內陸地區,根本就不需要水師守護,只要內政部下屬的水警隊進行巡邏管理就好了。
因此,軍部將張強調到了瀾滄江來,組建這裡的水師。
瀾滄江縱貫整個中南半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可以說,控制了這條江就能控制這個東南半島。
這麼重要的水域,一支水師是必不可少的。
華夏對內河炮艇的建造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
介於這裡的水文情況,位於永昌府的造船廠迅速建造了一批兩百噸的小型炮艇。這種炮艇加厚了裝甲,船頭有一門120毫米的主炮,算是小艇抗大炮了,不過這個主炮一般是不會用的,主要用來輔助攻城。船尾是一門75毫米副炮,這是平時用的。中間是兩挺加特林轉管機槍,光是這兩挺機槍就足夠給路上的步兵進行支援了。
董書恆將這種內河炮艇定為華夏標準型炮艇,原來的那些五百噸的炮艇,現在逐步轉為近海巡邏,它們用在內河巡邏有些浪費了。
所謂的標準型炮艇,也就是說艇與艇之間的零件是通用的,極大地方便了炮艇的保養維護以及日常維修。
因為很多零件,包括蒸汽機組都是從後方運來的。前方只要做好船殼的拼接就好。因此幾個月時間就建好了十幾艘這樣的炮艇。
另外還有很多運兵船,運兵船當然只是木船,雲南這邊的木材資源豐富,為造船提供了便利,只是之前這裡的船運一直沒有被利用起來而已。
這些水上的力量是下一步彭玉麟南下所必須的。
南掌雖然一直是華夏的藩屬國,但是畢竟只是藩屬國而已,華夏已經很久沒有直接佔領當地。
所以這次南下,彭玉麟還是比較重視的,他的手中還有第九師和第二十師兩支機動力量,他這次準備帶湘軍改編的第二十師出征,讓九師留守後方。
不是因為二十師的戰力更強,而是因為二十師由大將鮑超率領,他們原本是從湘軍中挑出的精銳。他們走的完全是野路子,這些人都是出身湘南的山區,能吃苦耐勞,適應山林地形,最適合到南掌地區作戰。
對於土人,可不能太講仁義。
張強以前跟劉大海一起跑船,本身做事兒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他們的運河水師做的也一直是運輸大隊長的活。
這次能夠調到瀾滄江來,他的心裡是高興的。雖然還是內河水師,可是在瀾滄江,他可以帶著手下為華夏開疆拓土,這裡有大量的功勞可立。
作為一名軍人,自然是拒絕不了軍工的誘惑。
在瀾滄江上,立功的機會自然是比以前要多的多。
“張司令,你們水師那邊什麼時候能夠準備好?”張強來了之後,彭玉麟問道。
彭玉麟也在水師呆過,跟張強還算是熟悉,所以見了面沒有寒暄,而是直接問出正題。
“彭司令,船隊差不多準備好了,時間主要花在河道的探測上了,我們找了本地的商船帶路,才找到了那幾處暗礁,廢了老大功夫才炸掉。”
“現在,我們的探測船已經探好了瀾滄江到下游的水文情況。這個季節水位高,是最適合航行的時候。我們這裡明天就可以做好啟航的準備。”張強回報道。
“好,張司令,你們辛苦了,在那麼短時間內就將船隊給準備好了。”
“我們哪有什麼辛苦,最辛苦的是後方的永昌造船廠,他們沒日沒夜地趕工,才讓我們的船隊迅速成型。”
“我可聽說了,為了這個造船廠,商務部幾乎要將高郵造船廠和滬上船廠的一半工人都給調過來了。為了運輸這些炮艇的構件,交通部更是開闢了綠色通道,集中了西南的運力。看樣子,總統對我們南下是給予了厚望,不然不會呼叫那麼多的資源。”張強說道。
“是啊,那麼我們就加快接收南掌,給總統交上一個滿意的答卷。”彭玉麟點頭說道。
“張司令,艇上的武器可準備好了,雖然我們也許都不需要開戰,就能接收那裡,但是也說不定有不長眼的跳出來。”彭玉麟補充道。
……
琅勃拉邦,曾經的土王王宮,現在成了聖王石達開的臨時行宮。石達開同他的妻子以及小妾就暫時住在這裡。
“聖王,我們真的要走嗎?這裡不是蠻好的嘛。大家都很喜歡住在這裡呢。”此時一番翻雲覆雨之後,石達開最寵愛的雲妃躺在石達開寬闊的胸膛上,嬌聲糯糯地說道。
這是一個江南女子,是石達開在江寧的時候納的。
原本石達開的家眷都被複興軍俘虜了,後來又被文青給贖了回來。一同回來的還有石達開的幾個孩子。
這個雲妃最是體貼可人,所以石達開常將其留在身邊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