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亞歐大陸橋(第2/3頁)
章節報錯
董書恆心中瞭然,像大型的修路工程,只要將這個壓路機運過去一次就好了,它反正要壓路一直行進。
滿清近些年來一直處在半癱瘓的狀態中,很多官道都年久失修。
現在華夏初立,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打通各地的管道。有條件的地方還要將地面硬化成為水泥路。
現在石油化工才剛剛起步,不然董書恆真想恢復處處柏油馬路的景象。
但是,水泥廠的門檻不高,現在華夏各地的水泥廠和窯廠一樣遍地開花。
離開了第一機械廠,董書恆乘坐著從徐州開到海州的火車去往海州,檢視那裡的港口建設。
董書恆還特意去了一趟海州的海軍軍官學校。當初學校設在這裡是因為這裡是淮海軍控制區唯一的一個天然良港。
學校現在還有很多英國的教官,這些人雖然以後可能成為敵人,但是他們在華夏倒是非常的敬業。
董書恆觀看了他們的教學,這些人在教學方面都非常的敬業,沒有什麼藏著掖著的。
只是英國人對於自己的海軍非常的自信,總是有意無意地貶斥其他國家的海軍。
還有他們的所講的一些海戰思想大都還是風帆戰艦時代的。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董書恆只是想要這些海軍的學員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航海知識,海戰過程中的戰術只是一小方面。等到他們以後擁有了自己鐵甲艦,這些人會明白怎麼使用的。
因為鐵甲艦的戰術思想是董書恆親自講給杜航他們聽的。他們這第一批上到鐵甲艦上的海軍官會將鐵甲艦的戰術慢慢研究出來。
等到以後這些軍校的學生進入海軍之後,只要使用以舊帶新的老辦法。這些掌握了基本航海知識和海戰理論的新人很快就能夠適應新的軍艦。
海州的港口建設的非常的大,依託著著徐州的重工業基地。這裡的港口能夠看到重型的蒸汽驅動吊機,雖然不如龍門吊,這樣的吊機現在在世界上也沒有幾個港口配備。
海州港的設計實際上是超出了目前的使用需求。
那為什麼華夏政府還不顧浪費將海州港設計的那麼大呢?
這是因為一條橫貫華夏東西的鐵路將以海州為起點,經過徐州向西連線開封府、河南府、西安,然後經過甘肅,穿過河西走廊進入西域,再然後從阿拉山口進入中亞,接下來它會沿著巴勒喀什湖西岸向南,到達費爾幹納盆地。
以後這條鐵路還會連線中亞三國,進入波斯,然後從波斯進入土耳其,成為華夏連線西方的一條路上通道。
以沙俄的能力都能夠建成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董書恆相信自己一定也能夠打通這條路上通道。
這條鐵路是董書恆實行未來幾十年外交策略的一個重要條件。
因為海上的通道註定是動盪不安的。
華夏要想稱霸太平洋,董書恆還是有信心的,但是在印度洋,歐洲人經營已久。董書恆沒有半分信心能夠控制下來。
這條通向西方的大鐵路,董書恆希望能夠在十年之內修好,相對於西伯利亞鐵路,華夏的這條鐵路修起來要相對容易的多。
現在這條鐵路已經從徐州開始向西延申,同連線新京與徐州的鐵路幾乎是同步開工,這就是董書恆第一個三年計劃中的“一縱一橫”工程。當然這個“橫”目前僅僅是連線到甘肅蘭州。
徐州城,鄭惠恭回到了家中。他的家住在徐州城中。房子不大,是一個兩進的小院。
現在徐州大搞工業,許多人都湧向了城市,工廠裡得普通工人一般還是住在工廠周圍的宿舍。
華夏政府在集中的工業區附近都會建造一些宿舍用房,這些房子為了節約用地一般是都是兩三層的小樓,一長排一長排的,俗稱“排房”。
通常情況下每戶分的房子很小,要是人口多的話,居住很擁擠。
鄭惠恭就是再節省也不需要住在安置房。
他自己在工廠中有住宿的房間,有的時候太忙了他也會住在廠子裡。
但是今天大總統到了他的廠子。這樣興奮的事情,他還是要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分享一下。
鄭惠恭的家中有妻子還有一個小妾,小妾是妻子幫自己張羅的,主要是鄭家的人丁單薄,髮妻就幫他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長子。
後來鄭惠恭做生意有了些錢,髮妻就幫他取了一房小妾,長相一般,但是到了鄭家又幫鄭惠恭生了一子一女。
長子今年已經成年,但是還在徐州書院讀書,學的不是儒學,而是書院新設立的工商管理學院。
聽說這個就是教人怎麼做生意的,鄭惠恭希望長子能夠繼承自己的家業。至於次子和女兒年歲都還小。
鄭惠恭回到了家中,妻子和小妾跟往常一樣到門口迎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