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個朝代,邊疆的戍卒都是最最辛苦的一群人。

大部分的邊疆都是苦寒之地,這些人在這裡維護著華夏的邊界,但是卻沒有幾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是一群無名英雄!

華夏今天的版圖除了老祖宗打江山之外,有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一代代的邊疆戍卒。一座座戍堡勾畫除了華夏的邊界線。

在奇齊克卡倫值守的戍卒一共有89人,他們中有56人是漢人,其他的是蒙古人和滿人。

戍堡配備五百斤鐵炮五座,戍卒之中火銃手40人,炮手10人,弓手20人,長槍手15人,還有四名軍官。

大家世代生活在一起,之間早就已經沒有了民族的區分。

就像董書恆所說的,大家都是華夏人,要區分那麼清楚做什麼呢?反正都長得差不多。

羅大林因為年紀稍微大一些,為人實誠,從不欺負年輕人,戍守卡倫的經驗豐富,所以平時戍長不在的時候,大家大都聽他的。

雖然他只是一個把總,但是在卡倫中的地位極高。

最近朝中發生了天大的事情,雖然沒有公佈,但是小道的訊息卻從伊犁傳了過來。

朝廷變了天了,伊犁將軍歸順了新朝,這可是天大的事情,最近卡倫中的弟兄都有些不穩定。

尤其的那些非漢人出身的戍卒。他們不知道今後該怎麼辦?能不能還繼續吃軍糧?大家心中六神無主。

聽說新朝是漢人當家,這就更加加劇了這些滿人和蒙古人的擔憂。

“我看啊,你們都想多了,那朝廷的事兒都是大人物之間的,關我們這些小戍卒個屁?”羅大林也不是很會講話,但是他畢竟閱歷深一些,知道很多道理。

他就是將他自己認準的道理講給這些後生仔聽聽。

想想也是,這皇帝誰來做,邊疆都得有人來守。哪怕有人來頂替他們了,這邊疆也要有百姓種地放牧啊。

無論如何,似乎也都餓不死他們。

戍卒這個差事兒,更多的是一種義務。朝廷分給了他們土地,他們幫助朝廷戍守邊疆。至於軍餉,只是象徵性的一點點。

飯倒是能夠免費吃到,但是糧食也大都是邊疆的百姓自己上交的。

“等著吧,要是新朝能夠派人來頂替咱們,那倒是一件好事情,咱們呀也就可以安心回家種地,老婆孩子熱炕頭,不好嗎?”羅大林又說到。

“不過現在,差事還要繼續做,要是出了差池,新朝照樣要定你的罪哩!”羅大林說道。

“羅叔,你看西邊,那是哈薩克的牧人嗎?”

羅大林正在說著話,一個年輕的滿人小夥子問道。

在這個戍堡中,大家長年生活在這偏遠的地方。

相互之間早已經親如兄弟。大家平時都是喊羅大林一聲羅叔。

最近戍長回去休息了,卡倫之中又是羅大林當家。

就在前些天,有個相熟的小部落想去東邊放牧,交了十頭羊給卡倫。

羅大林做主殺了兩隻,大家好好改善了一次伙食。

卡倫中的一個蒙古戍卒還看上了人家哈薩克部族的小姑娘。

那姑娘長得膀大腰圓,騎在馬上,那屁股似乎可以把馬鞍給包住。

那個小夥子就看上了人家大胸大屁股。求著羅大林幫他保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