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漠北都護府(求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之前見過總統去年寫的一篇文章《論創辦鄉鎮集體企業的可能性》,裡面提到的那個集體工廠的模式就很好,現在地方上百廢待興,各地都上馬了大量的工程。肯定是需要很多建築材料的。”
“我們可以下一個指導性的檔案給地方,讓地方上自籌資金和富戶們合夥創辦工廠企業。”
“下官打個比方,現在新京周圍要建立好幾條鐵路。生產鐵軌的鋼鐵廠,肯定是要國屬的企業才能辦得起來。但是枕木和石子卻是可以是小企業來生產。”
“那麼是不是可以在新京地方上以及周邊的河北地方上組建一些採石場呢?另外像水泥廠、磚窯廠,都可以扶持地方發展。”
“關外的木材豐富,那麼是否可以組建一些枕木廠呢?”
閻丹初作為一個原滿清官員,對華夏政府原來那一套確實是瞭解的比較深入。
可見他對現在的工作是下了功夫的。
“呵呵,丹初啊,你這是將商務部的事情都給辦了啊。你的這個建議很好,確實能夠快速地提高國內的產能,最主要的是還不需要政府投入多少。”
“總統過獎了,這些想法本來就是您提出來。不過這種公私合作建立地方企業的模式也得加強監管。不然有些地方的政府會把手中掌握的山林、土地作價算的太低。如此就便宜了那些富戶。”閻丹初總是能夠為慮勝先慮敗。
他說的這種可能性,董書恆也想到過,這在經濟發展早期是難免出現的情況。
董書恆覺得這是沒有辦法完全避免的,但是確實如同閻丹初所說的那樣,要將這些事情的機率降到最低。
董書恆又與閻丹初聊了一會兒,才放他離開。跟自己的下屬聊天,有時候也能碰撞出火花來。
這對董書恆治國理政有很大的幫助,畢竟他也不過是個二十歲的小夥子,思慮難免不周。
要不是有一幫子老傢伙幫他把關,還不知道要出多少問題。
送走了閻丹初,董書恆一上午的工作基本上算是結束了。
此時已經到了午飯的點,他不能像機器一般工作,也得給自己留點休息的時間。
董書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直堅持一家人在一起吃飯。他不想因為自己權勢的提升,而跟家人疏遠。
正在這時,剛剛送檔案去侍從室的篤姬回來了。
她現在穿著總統府女官的裝束,頭上挽著一個丸子頭,只有一個簡單的髮簪,顯得非常精神。
“篤姬,這麼些天了,想念你的父親了嗎?”董書恆笑著說道。聽這語氣,不知道的還以為董書恆是篤姬的長輩呢!
篤姬早已經適應了董書恆有些老氣橫秋的說話方式。
“嗯,是有些掛念,不過我剛收到了父親的家信,他說自己在那邊一切都順利。”篤姬點頭應到。
“你父親這次的差事辦的漂亮,不過能者多勞,我準備暫時將他留在漠北鎮場子。軍方那些人都年輕氣盛,總要要有一個穩重的留在前方。”
董書恆準備重開都護府,在漠北設立漠北都護府,轄下喀爾喀三部、烏里雅蘇臺直轄市、科布多行省以及唐努烏梁海行省。
科布多和唐努烏梁海這次脅從烏里雅蘇臺將軍作亂,董書恆正好趁勢收回二者的權力,直接收回華夏政府直轄。
這兩個地方不像漠北東部那麼幹旱貧瘠。
因為南邊的阿爾泰山脈,使得這兩個地方雨水豐沛,形成了大量的湖泊、河流。在這裡可以建設一些農場和牧場。
而且這兩個地方都是邊疆區,收回直轄的話也更加的安全。
都護府的層級比行省還要高一級,他是一個臨時設定的管理機構,主要的起到協調、統籌的作用。
在電報未通之前,董書恆是沒有辦法直接去管理好那麼大的地方,這時候有一個有能力又能夠信任的朝中大員在前方坐鎮,無疑要更加地高效一些。
這就是董書恆重新設定都護府的初衷。但是他的都護府有與歷史上的都護府不是一個概念。
董書恆的都護府對地方上管理的權力更大。目前漠北總共分成六塊區域,還擁有自治權的三個汗部也被削弱了很多。
隨著齊彬報告的到來,華夏政府對漠北的安排很快就落實。
跟著任命文書一起出發的還有一批民政官員。不僅是收回的三個區域,就連三個汗部也要接受華夏政府的民政官。
汗王今後不能對手下的牧民隨意打殺,這可不是一句空話,因為他們也要接受華夏的法律管轄。
民政官主要做的事情是指導當地的行政工作,發展農牧生產,還要編制牧民的戶口。同時成立的還有司法機構,負責解決糾紛,審判案件。
同時,齊彬申請組建五個遊騎兵團。徵募漠北各部的精銳進去遊騎兵團。
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加強漠北的守護力量。另一方面也能夠再次削弱這些汗部的實力。
遊騎兵一旦徵募,那就是要納入華夏軍隊中管理。他們可以憑藉軍功換取牧場。可以用軍餉養活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