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征呂飛燕跟他一起出來了,她想要親眼看著滿清覆滅。此時呂飛燕正走在她的身邊。

“書恆,沒想到這麼容易就滅了滿清。可笑我們天地會折騰了幾百年。”呂飛燕在他的身旁感嘆道。

“也不能說容易,畢竟我們之前還做了那麼多的準備。”董書恆說道。

呂飛燕看到董書恆眉頭緊鎖,一點滅了滿清的喜悅都沒有。

“我看你悶悶不樂,是因為黃河決堤的事情嗎?”

“是啊,也不全是,黃河每年都要發大水,此時沒有人決堤,夏天的時候可能也要發大水。”

“我們復興軍忙著打仗,根本沒有時間是修護黃河河堤。滿清這麼多年沒有修護黃河,原來的河堤早已經千瘡百孔了。這次決堤只是相當於提前了而已。”

“那還有什麼事情讓你這麼憂心。”呂飛燕有些不解地問道。

“現在,我們雖然拿下了京師,也沒有讓滿清皇帝跑掉。但是全國那麼多的地方,這場戰爭要想完全結束,至少要到年底。”

“這段時間是我們最虛弱的時候,如果此時要是洋人來攻擊我們,那麼現在被打壓下去的一些頑固勢力必然會捲土從來。”

“所以現在,我必須要步步小心。早日將國內穩定下來。”

“你也不要太操勞了,這兩天你都沒有怎麼睡覺。”

董書恆這兩天一直在理清京城裡面的事情。這麼大的一座城不能讓它亂起來。

江寧派來的管理團隊還在路上。這兩天,董書恆在京城成立了一個臨時的管理委員會。

為了讓這個委員會的構建更加完整,他找來了原來太行山區的軍政府總長吉國文總抓京城的工作,又調來天津商會的劉錦文作為副手負責協調京城的物資供應,另外一個副手就是奕忻,他要協助軍政府穩住那些旗人。

有三人的緊密配合,加上第十七師的駐守,董書恆才能安心在夏宮這裡處理黃河決口的事宜。

因為戒嚴,京城的街道異常的安靜。

城西的一個四合院內,一群滿人的鐵桿偷偷地聚在這裡,人數大概有三四百人。他們全部手拿兵器。

復興軍剛剛佔領這裡,還沒有來得及對城內進行梳理,這些人能夠搞到兵器也不足為其。

要知道城中的很多滿人都是八旗子弟,家裡都有祖傳的兵器鎧甲不足為奇。

“八爺,您說我們怎麼幹吧?弟兄們都聽您的。那個鬼子六就是咱麼滿人中的敗類。要不是他帶頭投降,這京城又怎麼會這麼容易丟呢。”一個面容消瘦的旗人嚷道,這人臉色枯黃,一看就知道是一個煙鬼。

現在復興軍打進來了,這意味了他們滿人的特權到頭了,甚至還可能被清算。

也難怪這些平時閒散慣了的人,這個時候還敢聚在一起作亂。

“我們去恭王府,先把鬼子六給滅了。到時候讓京城先亂起來,然後號召所有旗人起來反抗,我看了那復興軍也就七八千人,這城裡可是有咱十幾萬旗人呢。”那個自稱八爺的人說道。

此人以前在軍中掛過職,可是一天差都沒去當過,實際上就是個吃空餉的。

這些人就是滿清覆滅的最大受害者,因為他們再也不能做安然地趴在漢人的身上吸血了。

所以此時他們狗急跳牆了。

深夜,一群人偷偷地出了四合院,向著恭王府方向摸去。

此時,相比於復興軍,這些人更加地痛恨鬼子六。

恭王府的大門緊閉著,大街上也是空無一人。

就連夜間巡邏計程車兵都看不到。

這幫子人也沒有感到奇怪,就這麼往大門前攻去,有幾名身強體壯的旗人抱著一根粗重的原木向大門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