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軍和太平軍不同,這兩年復興軍用行動建立了自己的信用。

解決了士紳地主,河南的各府算是破開了一半。

剩下的一些地方總兵,更不是復興軍的對手。

而僧格林沁在前面逃跑,就讓地方上更加的沒有守城的信心了。

畢竟,你朝廷派來的大軍都在逃,那還指望我們去守城嗎?

僧格林沁繼續向南逃往衛輝府。在淇門鎮僧格林沁準備帶領騎兵度過衛河的時候。

突然被早已經埋伏在河對岸的潘起亮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潘起亮在觀城打敗了那三千蒙古騎兵之後。

在董書恆的命令下潛入了衛輝府。

能夠殲滅騎兵的只有騎兵。

董書恆知道光靠第七師是沒有辦法追上騎兵的,即使追上了,七師的步兵也沒辦法消滅他們。

所以他將警衛團派出去守株待兔。

警衛團的人數雖然不及蒙古騎兵的十分之一。但是他們手中卻擁有十幾挺重機槍。

僧格林沁的手中並沒有火炮,所以這些重機槍基本上就是無敵的存在。

只要架在了合適的位置,就是僧格林沁派出手下計程車兵一起衝擊,也不一定突破得了。

“弟兄們,我們只要將這些蒙古人堵在河對岸兩個時辰就好。等到第六師的弟兄到了,就是我們收割的時候了。”潘起亮對身邊計程車卒說道。

剛才被半渡而擊,僧格林沁的手下傷亡慘重。

衛河的水都被人馬的屍體染成了紅色。

還好作為前鋒的騎兵只有三千人,要是三萬多人一股腦地渡河,混亂之下,光是踩踏就要損失慘重。

不過渡河的三千騎損失了一半,也讓僧格林沁肉痛不已。

那種場景,逃回來的蒙古騎兵回憶起來依然後怕。

對岸的彈雨突然之間冒出來,就如同雨點一般打在過河的騎兵身上。

重機槍的威力巨大,子彈嗯夠輕易地撕碎皮肉。

原本就擁擠在一起的騎兵中間冒出了大團的血霧。

血水彙集到河流之中,河水瞬間被染成了紅色。

反應過來的騎兵準備向後退去,但是在河灘上空地非常的狹小。他們身後又被自己的同伴擋住。

場面一片混亂,最後只有位於後方的騎兵逃出了重機槍的射擊範圍。

僧格林沁氣得暴跳如雷,自己三萬多人被兩千多人堵在這裡,說出去要讓人笑掉大牙了。

但是要衝過去,傷亡根本無法估量。

那種重機槍被蒙古騎兵起了一個名字做淮海快炮。

威力如炮,卻又奇快無比。

但是蒙古人也不會在這裡坐以待斃。

後面的復興軍大部隊必然在快速趕來。

僧格林沁當即帶領手下向上游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