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城中也將取消宵禁,城門徹夜開放。

江寧的百姓這半年幫著淮海軍做事兒,身上也漸漸積累了一些銀錢。

還有一些搬回江寧的富商大戶。

在江寧各大總部機關工作的淮海軍工作人員。

書院中的學子。

工廠的工人。

……

這些人構成了江寧城的消費主力。

一個地方只要有了足夠的人氣,商業就一定會發達起來。

人們有了穩定收入的情況下,就一定會有消費的需求。

而消費需求必然會讓更多的商家看準商機,開設商鋪,進一步促進商業的繁華。

董書恆和自己的家人一起享受著這難得的閒暇時光。

……

廣州城的冬天就沒那麼冷了,這裡的人白天的時候甚至穿著單衣。

在當前的滿清,廣州城的繁華絕對可以排的上前幾名。

而且廣州是一個開放的城市。珠江口千帆林立,百舸爭流。

每天都有無數的商船來來往往。

不過近年來,城內的煙館越來越多。廣州城越發的烏煙瘴氣。

在淮海軍的轄區,鴉片很難流進去。廣東的鴉片商人忘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

在廣州城大肆設立煙館,兜售鴉片。一時弄的廣州城內烏煙瘴氣。

洋人一般都是在外海將鴉片批發給鴉片商人。然後這些鴉片走私販子再將鴉片賣到各地煙館。

洋人固然可惡,這些鴉片走私商人更加可恨。

他們為了一己之私,販賣鴉片毒害自己的同胞,簡直就是十惡不赦。

可憐林則徐十幾年前在虎門銷煙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廣州又成了販賣鴉片的橋頭堡。

走私商人為了躲避檢查,將船隻在香港註冊,懸掛英國國旗。

這使得廣東水師根本不敢檢查。

這一切都是英國人的陰謀。第一次鴉片戰爭沒有讓清廷承認鴉片貿易的合法性。

他們就一直想方設法促進鴉片走私。

中國的百姓辛辛苦苦種桑養蠶,出售五艘船的絲綢賺取的利潤都不如一船鴉片。

正是利用鴉片貿易,以吳健彰為首的十三行商人,在上海的貿易爭奪戰失敗之後,退回廣東。

在極短的時間裡又積蓄了大量的財力。

十三行位於廣州城的西南角,臨近珠江之畔,實際上是一長排臨街的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