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裡應外合(第2/4頁)
章節報錯
羅大綱招來眾將領議事。
這幾天羅大綱奔走在軍中安撫人心。
糧草的短缺對軍隊士氣的打擊非常巨大。
尤其是在這樣寒冷的冬天。寒冷會增加人類進食的慾望,吃不飽飯所帶來的痛苦會更加的明顯。
羅大綱能夠理解士卒們的不滿,但是他又變不出糧食出來。
這幾天已經出現了好幾起針對城內百姓的搶劫事件。
在這寒冬臘月,普通百姓手中哪裡又有什麼糧食呢?
地主士紳倒是有,但是汝州計程車紳地主要麼早就已經被太平軍抄家了,要麼就卷著家產逃之夭夭了。
士卒們只能夠對普通百姓入手。
但是羅大綱是嫉惡如仇的性子,如何會讓這樣的事情發展下去。
他將那些搶劫百姓計程車卒抓了起來,斬首示眾。
懲治的非常果決,倒是一下這鎮住了準備打劫計程車卒。
但是也讓一部分士卒寒心,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還不能去搶。
羅大綱本身並不是拜上帝教的人,所以他的軍中並不專門有人傳教。
這意味著他手中少了一件控制士卒的手段。
以往軍中的老卒都是對羅大綱的人品頗為信服。
但是現在手下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後來手邊的清軍,或者是沿途收攏的青壯。
這些人的心中沒有對羅大綱那種發自內心的愛戴。
他們更加看中眼前的利益。
這種不滿的情緒很容易就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並且在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地發酵。
軍中產生的這種微妙的變化,羅大綱已有察覺,但是他現在什麼都做不了。
行軍打仗這麼多年,羅大綱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無助和孤立感。
“諸位,清軍壓境,本將準備趁著清軍立足未穩,帶兵主動出擊。”
羅大綱直接向眾人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軍中羅大綱向來是自己決斷。
黃浩掃了一眼一位相熟的將領。
那人會意,拱手說道:“點檢大人,最近弟兄們連飯都吃不飽,如何還有能力主動出擊。”
“現在外面天寒地凍,清軍這個時候前來攻城,天時地利人和都站在我們這裡。我們可以先據城而守,消磨掉清軍銳氣。然後在清軍士氣盡喪之時,殺出城去,這樣必然能夠將清軍擊潰。”
不得不說這名將令的建議頗為有理。
就連羅大綱的心中也有幾分贊同。
“李軍帥的建議在理。我軍現在糧草緊缺,士氣不振,此時主動出擊,相當於將自身的天時地利人和拱手讓人,實為不智。羅將軍戰無不勝,是我天國的戰神,但是士卒們也不是鐵打的,吃不飽,穿不滿,如何頂著寒風出擊?還望點檢大人體諒士卒。”黃浩有些陰陽怪氣地附和道。
你小子還好意思說,軍糧物資都被你給揮霍掉了。羅大綱本來就想找黃浩質問,軍糧物資為何會消耗的這麼快。
但是一直沒逮著這小子。直到今天軍議,黃浩才現身。
當著這麼多的人面前反駁自己,還好意思提軍糧的事情。
不過現在眾將領都在,羅大綱顧全大局,不想讓手下看到將相不和的場景。
又有多位將領出來附和堅守城池。羅大綱也不好固執己見。主要是他的心中對於固守城池然後再反擊的建議也有一些認同。
黃浩自然是不想羅大綱帶兵主動出擊。
那樣的話,他還怎麼裡應外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