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佺孫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這是要與我行洋人的握手禮?

半天之後呂佺孫才反應過來。伸出手去跟董書恆的手握在了一起。

呂佺孫也許是目前為止,投靠淮海軍的滿清官員中,級別最高的一個了。

並不是董書恆有王霸之氣,最主要的原因估計還是呂佺孫的家族在淮海軍的治下。

呂佺孫似乎不是那種迂腐之輩。很會劃重點。

接下來就是商討正事兒了。有這個握有實權的福建巡撫作為內奸,事情就簡單多了。

呂佺孫安排自己的心腹接管了城門。將一部分淮海軍秘密放入城中。

當天晚上,呂佺孫召集福州城的將官以及一眾文官。

並且在淮海軍的配合下控制住了這些人。

至於那位總督大人,早已經被淮海軍軟禁在府中。

第二天,巡撫衙門發下文書,由呂佺孫的心腹帶著淮海軍的部隊分頭奔赴各個府縣。

同時,董書恆派人西去武夷山,與翻山越嶺而來的楊炳春部匯合,令楊炳春負責接收西部各個州縣。

除了幾個愚忠於清廷的州縣長官負隅頑抗之外,整個過程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抵抗。

淮海軍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浪費在趕路上,福建是山路崎嶇,水路也是水流湍急。

實在是行路難!

到了十一月份,整個福建全境已經全部落入淮海軍的手中。

董書恆任命呂佺孫為福建省軍政府長官。

軍政府的稱呼可能要一直用到淮海軍正式立國為止。

因為到現在為止,董書恆還是以淮海軍的名義在征戰各處。

他覺得,要先拿下京城,讓滿清皇帝自己宣佈退位。他才會正式立國。

那樣才算是堂堂正正地立國。

因為他準備立的那個國是華夏,以族名為國名,國家只是為了民族發展服務的一個組織形式。

民族要高於國家的大義。

作為一個降臣能夠繼續做自己原來的位子。呂佺孫的心中非常的滿意。

家族也會搭上淮海軍的快船,蒸蒸日上。目前來看自己的選擇沒錯。

剛剛改換門庭的人,工作積極性都是非常高的。

沒用董書恆吩咐,呂佺孫就已經開始著手恢復福建地方的秩序了。

經過了重重苦戰才收復浙江的彭玉麟,聽到了到董書恆不廢吹灰之力就拿下了福建。

心中唏噓不已,莫非總統真的是有王霸之氣。

還是總統故意把硬骨頭扔給自己。

實際上光復浙江,最激烈的一戰是牛傑的守備旅打的杭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