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釋出會(第1/3頁)
章節報錯
浙江的底子顯然要比福建要好一些。湖州、杭州、嘉興、紹興都是重要的農業、養蠶業基地。
寧波是重要的商業口岸,商貿發達。浙商在上海也有重要的地位,基本上和江蘇商人平起平坐。
同樣的,在浙江,董書恆也留用了一批官吏,同時抽調了一批官吏去參加培訓。
但是杭州一戰,浙江的清軍傷亡慘重,剩下的已是不多。
那些後來隨鄧紹光投降計程車兵自是不能像投誠士兵一般待遇。
這些人都是要按照降兵處理。按照慣例他們要勞動改造幾年。
然後大部分的人都要被淮海軍移民出去。
董書恆將李存文任命為浙江省軍政府的總長。
這讓李存文有些驚喜,有些意外,還有些壓力,沒想到自己一下子抬高了一大截,有些被拔苗助長的感覺。
按照淮海軍的發展速度,李存文覺得自己還有機會坐上宰輔之位。
李存文指的是曾憲風現在坐的位置。曾憲風的年齡已經不小了,等曾憲風退了,自己的年齡剛剛夠。
在淮海軍中似乎像自己這樣年齡段的人很少。要麼就是過於年輕,要麼就是年齡過大。
李存文在心中盤算道。
董書恆知道李存文在此戰中的全程表現,軍中自然是有人負責記錄這些的。
對於李存文的表現,董書恆很滿意,這個人是個有政治天賦的,而且足夠穩重,正是淮海軍中緊缺的人才。
當董書恆到了杭州之後,李存文已經將杭州城打理的井井有條。
內城的城牆正在被拆除,以前裡面住的是滿人,這個內城硬生生地將杭州隔絕成了兩個世界,滿人們住在內城,天生高人一等,他們不用生產勞動,享受著漢人的供奉。
由於內訌,內城裡面被破亂不堪。剩下來的滿人都被擊中關押起來了。
李存文自作主張拆了內城牆,將城磚用來鋪設城內道路。
內城的一大片區域,他準備全部賣掉,改造成商業區。拿到的錢用來作為戰後的建設資金。
這個點子得到了董書恆的認同。由此董書恆發現李存文還是一個腦子很活絡的官員,他有點懷疑李存文是不是也是穿越來的。
最後董書恆索性讓李存文負責浙江省的政務。
至於那個被馬鬍子說服的嘉興知府楊儒則成了李存文的一名副手,也就是浙江省的次長,也算是高升了。
十一月初十,董書恆回到了上海,水師船隊繼續前進,他們要將帶回來的人送到他們的目的地。
這次兼併浙江、福建的戰鬥,淮海軍共出動了三個師、一個守備旅,兩個內河水師,一個路戰團,後續又調了三個守備團,還有南洋水師。總兵力接近了五萬。
現在江西、江蘇基本上只剩下守備部隊了。自保雖然沒有問題,但是進攻卻沒有餘力。
所以淮海軍又得擴編了。還好董書恆的手中有充足的後備兵員。
董書恆之所以要在上海下船,是因為劉青北那邊傳來了訊息。
英法等國公使找到了南洋衙門,就淮海軍進入浙江、福建之事表示關切。
劉青北只能回覆這是中國的內政。但是實際上,劉青北還是覺得要將這件事情跟各國通通氣。
說難聽點,這事兒確實關係著各國在華的利益。
想來想去劉青北還是將這事兒彙報給了董書恆。
所以就有了董書恆在上海的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