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東王的命令,他們這些城外的駐軍只能駐守在原地。

後來東王妹帶著東王的幕僚來到了駐地,宣佈大家向淮海軍投誠。並且把城內的情況跟大家說了。

聽到天京城內亂,北王和燕王謀殺東王,李秀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麼好端端的就自己人殺起來了,清妖都還好好的,如何就作出了自相殘殺的事情呢?

如果是一般的底層將領,肯定想不明白。但是李秀成讀過書,書中這些高層之間的爭鬥再正常不過。

就像水滸傳中的松江,最後不也接受朝廷的招降,把一眾梁山好漢都給賣了嗎?

他只是心中有恨,這麼多兩廣的老兄弟跟著諸王北上,大部分都死在了前進的道路上。

但是這幾位高高在上的王爺,卻不思進取,帶著完成大業,完成弟兄們為止奮鬥的理想,一心想著爭權奪利。

如果是別人來找他談,李秀成可能就直接帶著手下跑路單幹。

但是楊兮妹為了東王的手下做了很多事情。士兵們都非常的信服她,甚至都超過了東王本身。因為她對這些東王下面的軍隊有恩。

所以李秀成選擇相信她,既然她說投靠淮海軍對大家沒有壞處,那麼就沒有壞處。

當然的李秀成也不僅僅是因為楊兮妹的一面之詞。對於淮海軍,李秀成也知道一些資訊。

畢竟雙方本就接壤在一起,而且有過好幾次的交鋒。

他甚至知道淮海軍對北伐的太平軍進行過暗中支援,還有淮海軍在直隸廊坊一戰滅了勝保萬餘馬隊。

他敢篤定淮海軍是反清的,但是董書恆為什麼還頂著滿清的官職,為什麼明明實力雄厚卻不起兵直接滅了滿清呢?

這一點讓李秀成著實想不明白。

後來淮海軍在江寧的作為,讓李秀成放下了顧慮。他們確實沒有殺人。包括原來天王、北王的家眷以及心腹手下,都沒有殺。不但沒殺,反而還給他們的都安排了生活。

淮海軍的勞動改造,在李秀成看來就是給他們安排一種新的生活。

除了不能離開勞動的農場,要接受教育意外,那些人至少還能夠吃上飯。

反倒是江寧城中趁亂鬧事的一些地痞無賴,被抓了一些,其中一些犯了重罪的被公開處決。

李秀成和身邊的弟兄等了沒多長時間,也都得到了安置。

一些軍中的老弱,還有不想繼續當兵的弟兄被安排進了淮海軍的農場或者工廠。

能夠安穩地種地,養家餬口,不就是他們的當初起義所追求的目標嗎?

在淮海軍的治下,只要你願意勞動就能夠吃飽穿暖,這樣的生活就跟他們以前嚮往的天國生活一般。

最後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退伍,只有少數人看中了淮海軍的待遇,想要繼續留在軍中,這些人全部都被安排進了新兵訓練基地去參加訓練。然後統一安置在軍中。

而李秀成這些軍官同樣被徵求意見。

像他們這些打仗久了的人,也沒有別的一技之長,去做普通的農民、工人,他們也不甘心。自然是想要繼續留在軍中。

還好淮海軍沒有直接讓他們去從大頭兵做起,而是把他們送到了軍校。

早就聽說過淮海軍有一所軍校。在這之前,還從來沒有人專門給軍人開辦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