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控制的印度殖民地就像一柄匕首伸進印度洋,控制者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

當年法國人跟英國人也是在印度幹過仗的,就是為了爭奪這個地方,最後法國自然是輸了。

布林布隆的心中不快,但是他也沒有表現出來。

法國現在的國力確實不如英國。

尤其是現任皇帝的叔叔拿破崙一世在位的時候,幾乎跟整個歐洲開戰,使得法國的國力消耗巨大。

到現在,法國都還沒有緩過勁來,所以現在法國只能夠跟著英國人後面混。

不過拿破崙三世不會一直這樣的,他這些年在歐洲四處挑起爭端,一方面是為了改善法國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也有消耗英國國力的打算。

隨著隨行的物資裝船完畢,士兵們揹著自己的隨身裝備,排著整齊的對列在碼頭上列隊。

隨著一聲哨響,士兵們踩著跳板,一列列整齊地上船。

碼頭上報社的攝影師對著這一幕按下快門。隨著一聲鎂粉爆燃的聲音,相機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中國的軍隊終於再次踏上遠方的土地。

自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的老百姓看了很多的外國軍隊踏上中國的土地。

這次,淮海軍的這支軍隊將用自己的腳步,帶著大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這次出兵,除了醫療隊,還有一支戰地記者的隊伍跟著軍隊一起出發。

他們將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相機,去給中國的百姓描述克里米亞的戰爭。

接著這次機會,淮海軍的報紙還著重宣傳了奧斯曼帝國,介紹這個國家如何因為腐朽的體制,而被列強一步步蠶食瓜分。

也介紹了沙俄這個貪婪的帝國,大家也從中知道了朝廷竟然割讓了那麼多的土地給沙俄。

同時淮海軍接著這個機會號召更多的年輕人到遠東去,去保衛我們的國土。

沒想到在淮海軍的治下,還真有很多熱血的年輕人報名前去。

隨著軍隊陸續上傳上船。

董書恆跟幾位公使告辭,然後,他找到了準備最後上船的劉青南。

“青南,最近有人跟我說現在這個時候,是剿滅滿清的最後關口,派兵出國簡直是本末倒置,是勞民傷財,你怎麼看?”

“總統,不必在意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我相信總統您一定有自己的深意。我也知道您讓我出去也不僅僅是看看人家英法怎麼打仗這麼簡單。”

董書恆很欣慰地對劉青南微微一笑,他很喜歡這個憨厚的漢子,這樣純粹的軍人最可愛。

“是的,青南,多少年了,我們的軍隊沒有踏出過國門,只有別人打到我們的家門口。這樣一直被動挨打,我們的百姓完全都沒有大國的精氣神。”

“上流的一小撮人還在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可是他們只是在自欺欺人。上國地位是靠軍隊和文化去支撐的。上國的軍隊應該有勇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實話跟你說,你不一定趕得上覆滅滿清的戰鬥。但是你不要有遺憾。我以前跟你們說過,我不喜歡打內戰,一個合格的將軍是要在外戰中磨練出來的,只有在外戰中取得勝利的將軍才能稱得上民族英雄。”

“至於接下來跟清廷的戰鬥,那只是我們淮海軍成立之後的武裝大遊行。相信我,那樣的戰鬥你會覺得索然無味的。”

“去克里米亞吧,那裡是異族的土地,是異族的人民,在那裡戰鬥,你們將毫無顧忌,去接受鐵與血的考驗。”

董書恆平時很少跟劉青南說這麼多的話,因為劉青南在跟他說話的時候一般只會點頭。

不過今天董書恆說的這些話,倒是讓劉青南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