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武器研發高潮(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心忠於主子的赫敏,終於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用自己的屍骨無存來為自己多年罪惡畫上了一個句號。
“2號、3號,下去確認一下,其他人清理現場,準備撤離!”
山頂那血紅的楓樹下,一名精壯的中年男人推開了蓋在頭頂的枯葉。
在他的身側有六名漢子跟他一樣從枯葉下面爬了出來。
一人的手中拿著一個盒子,盒子上有一個“t”型的把手。這是淮海軍新研製的電動引爆裝置。
連著盒子和官道有一條長長的電線。
電線上面覆蓋著泥土和枯葉,進行了偽裝。
那名拿著起爆裝置的隊員正在小心地收起電線。這玩意兒的價格可不便宜。
這是情報部行動局的一支刺殺小隊。
他們由蒸汽快速通訊船帶到錦州外海,然後透過小船泅渡上岸。
上岸之後,這些人隱秘到管道兩旁尋找合適的伏擊地點。
每一步都做的嚴絲合縫,他們已經在這條官道上埋伏了兩天。
這次刺殺活動使用了大量新技術,不僅有電控的引爆裝置,還使用了淮海軍最新研製的炸藥——硝酸甘油。
這種炸藥因為加入穩定劑後呈現黃色,又稱為黃火藥。
繼硝化纖維之後,舍恩拜又研製出另外一種適合作為炸藥使用的無煙火藥。被命名為硝化甘油。因為它是用甘油透過硝化反應獲得的。
所謂一路通,路路通,自從舍恩拜找到了硝化纖維的穩定劑之後,他似乎摸到硝化有機物穩定處理的門路。
淮海軍的兵工廠已經開始陸續採用硝化纖維替代原來的黑火藥作為發射藥。
最先被替代的是火炮以及迫擊炮的炮彈發射藥。
因為淮海軍的火炮設計時候就考慮過了強度問題。現在替代了發射藥之後,只要對炮彈進行一定的改造,並不需要動火炮的結構。配合上裝了黃火藥的彈頭,使得淮海軍的支援火力增加了不止一個量級。
但是淮海軍的53式步槍以前用的是普魯士人發明的11mm黃銅黑火藥定裝彈,考慮到黑火藥的威力較弱,這種子彈使用的還是包鉛彈頭。
有了無煙火藥之後,董書恆已經命令彈藥廠那邊研發一種新的子彈。
相對於步槍來說,淮海軍現在最迫切需要製造的是一款適應新式火藥的子彈。
這款子彈,董書恆沒有放手給兵工廠試錯。
而是直接指定了7.62&nmr步槍彈。
這款子彈是歷史上最成熟也是使用時間最長的子彈。
董書恆相信時間能夠檢驗真理,既然經過了時間的檢驗,那麼說明這款子彈有它的獨到優點。
另外,現在的彈藥設計師都習慣於用圓頭彈,董書恆卻下令讓他們將這款子彈的彈頭設計成尖的。
而且直接用覆銅鋼製彈頭替代了原來的包鉛彈頭。
子彈好了之後,一款1854式步槍便應運而生。
它跟53式步槍沒有什麼實質區別,只是改造了槍膛的空間以及槍管的口徑以適應新的子彈。
當初董書恆在設計53式步槍的時候也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能夠造出來無煙火藥。
要不是碰巧找到舍恩拜這個老頭。光是靠董書恆那一點點化學知識,還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夠造出無煙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