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林李入朝(三更求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然後林鳳祥跟手下講了他們現在的形式。以及他們今後的打算。
跟了林鳳祥這麼久,老兵和軍官都對林鳳祥極為信服,不為別的,只為他能夠跟底下的弟兄們同甘共苦。
行軍打仗,林鳳祥從來不幫自己開小灶,都是跟士兵們吃的一樣的東西。
有的時候絕境利用的好了,不僅不會讓隊伍絕望,反而能夠激勵大家絕地反擊的勇氣。
林鳳祥這個人非常的有人格魅力,而且他說話總是能夠讓人信服。
像李開芳那樣桀驁不馴的武夫都對他言聽計從,由此可見林鳳祥的威信。
林鳳祥跟大家講了自己的想法,底下的將領老兵也都支援他的選擇。
最後,林鳳祥同手下一同決定留下一支人馬殿後,剩下的兵馬先向南繞過盛京,然後向東,過鴨綠江進入義州,達到朝鮮境內後迅速佔領朝鮮的北部。
朝鮮也是農耕為主,是所有藩屬國中跟國內情況最接近的,畢竟歷史上很長時間,朝鮮都是是在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
包括現在朝鮮的人,也大多是從中原王朝遷徙過去。
朝鮮李氏王國立國也有幾百年了,國內的矛盾同樣很嚴重,一幅王國末期的景象。
林鳳祥這次想試試在朝鮮能不能推行太平天國那一套。
最後實在在朝鮮呆不下去,他只能夠行那最後的選擇了。
有一件事情,只有他和李開芳知道,就連吉文元都沒有告訴。
在天津城外接收淮海軍送來的物資的那一次。
淮海軍的使者,曾經向他轉交了一封董書恆給他和李開芳的信。
這封信的內容很多,裡面甚至提到了可以去關外碰碰運氣。
當然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無論什麼時候,當林鳳祥他們處於絕境之中時,淮海軍的大門都為他們敞開著。
原來林鳳祥只是覺得董書恆在說他大話,他有什麼資格要自己投降?
不過現在看來,他還是小看了董書恆了。若大的天京城說破就破了,太平軍在安徽江西經營的地盤也瞬間丟失。
林鳳祥自然比普通人知道更多的內幕,是天京的內訌讓淮海軍有機可乘。
實際上,林鳳祥早就對天京諸王失去了信心。之前他就有機會可以帶著手下打回天京去,但是他卻放棄了。
他帶著隊伍到關外來,就是想自己打下一片天地。
可是滿清關外經營的穩固程度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即使這樣,林鳳祥還是沒有放棄,他準備到朝鮮做最後一搏。
實際上林鳳祥也不知道朝鮮國內的情況現在怎麼樣。
在國人的心中是有一個鄙視鏈的,我天朝上國鄙視藩屬國,大的藩屬國鄙視小的藩屬國。
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這次林鳳祥沒有讓李開芳留下斷後。斷後的任務被吉文元搶了過去。
林鳳祥知道這次斷後更加的兇險,遼東半島這個地方沒有多少的迂迴空間。
最後,林鳳祥還是告訴了吉文元一個秘密,假如他被清軍追擊無法進入朝鮮,那麼就乾脆向北或者向東北方向轉移,在海邊他會遇到淮海軍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