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各個協響辦也要在地方上建立民兵,由守備部隊負責訓練,每個縣一個大隊500人,每個鎮子一個小隊100人,這些人平時還可以配合守備團維持地方上的治安。民兵的訓練執要管飯,要給予一定的補貼,這些都由協響辦從地方財政出。不能讓老百姓有牴觸情緒。”

“馬部長,你那邊要做好配合工作。民兵在關係上隸屬你們武裝部,要做好人員的登記管理,武器裝備目前只能先用地方武庫的儲備,那些東西我們正規部隊不會用,放在那裡也是浪費,先讓民兵使用。等我們火槍產量上來在行換裝。”

“保證完成任務。”馬宗武站起來行了個軍禮說道。

這樣在江北下轄的22個縣又可以組織將近2萬多民兵。

如果這隻隊伍訓練好了,淮海軍又將增加十萬後備力量。那時候淮海軍將會擁有恐怖的戰爭動員能力。

今天的會議,幾乎目前江北的高層都參加了,也是第一次,董書恆把自己的野心完全暴露在大家面前。

作為一個相對傳統的文人,曾憲風在董書恆身上看到了一種梟雄的氣質。他回味著董書恆的計劃,再聯想當前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都成了,那麼這江北就成了董書恆的基業,有了這份基業未必不可問鼎那最高的位子,自己也有可能會成為從龍之臣,自己現在做的不就是宰輔之事嗎?想到這裡他的面色更加紅潤,彷彿整個人都年輕了幾歲。

“劉叔,以後我們淮海公司的資金全部走長江銀行,你後我們交易都使用銀元。還有涉外的採購,我們也使用銀元支付,不能讓洋人從貨幣上再賺我們一層利潤。”董書恆對劉明遠說道。

“另外劉叔,你讓青北在上海設法購買海船,僱傭船長水手,儘快組建淮海海運公司。我們轄區的海州、鹽城、海門都可以修建港口,有了海船我們就可以自己開展海洋貿易,不用再讓洋人賺錢差價了。”董書恆繼續說道,接著他看向了一遍的採購部長韓雲。

“韓部長,公司最近會注入一大筆資金(之前在揚州搶的),採購部要抓緊採購我們不能製造的機械裝置。另外要優先採購一批造船裝置,我準備在海州城裡一家造船廠專門製造遠洋船隻。國內的造船大師莊清水會帶人負責這個船廠,另外,人力部那邊再去浙江、福建那邊招募一批造船工人。”

“對了,劉叔,之前安排的上海那邊船廠的搬遷工作怎麼樣了。”董書恆向劉明遠問道。

“是這樣的,船廠我們沒有完全搬遷,如果全部遷移過來,原先的船塢就浪費了,這樣新船的工期可能就要延後。在高郵這裡的新船廠已經挖好了船塢,完成了地面基建,等裝置一到,我讓上海那邊的船廠分出一部分工人過來就可以開工了。現在新造的八艘輪船由於噸位不大,跟之前的一樣都是四五百噸,現在已經完成了舾裝,等完成了蒸汽機的除錯,就可以下水試航了。對了我們聘用了之前的美國人的技術總監劉易斯擔任船廠的廠長,他在內河輪船的製造方面非常有經驗。另外之前人力部在上海聘用了兩個中國人,一個叫徐壽,一個叫華蘅芳,這兩人老朽親自見過,都有大匠師之才,尤其是那個徐壽,不僅手藝好,學習能力也特別強,現在我已經安排他們跟著劉易斯廠長後面做助手,相信很快他們就能獨當一面。”

董書恆聽到這兩個名字,被驚得眼睛都瞪直了,莫非又開了王霸之氣。這徐壽可是大牛人啊,上了歷史教科書的。

第一臺蒸汽機的製造者,第一艘機動輪船的製造者,化學元素的中文命名者,第一位在《自然》發表文章的中國人,第一艘軍艦的製造者,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識的學校——格致學院的創辦者,第一場科學講座的舉辦者……

歷史上,徐壽一個人就創造了這麼多第一,絕對是一個大牛人。當然現在有一個第一被自己搶了,因為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識的學校的學校已經有了——淮海書院。

“劉叔,這個徐壽和華蘅芳先讓他們在船廠歷練一下,您關注一些,後面我要親自見一下他們倆。”

這兩個大才加盟,相當於給董書恆加了個金手指,他可得好好壓榨要一下。徐壽這個科學天才要是隻用來造船太屈才了,他最好的位置在書院,董書恆到時候會給他最好的實驗室,最一流的團隊。現在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接近了尾聲,以內燃機、電力、電動機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

董書恆不介意做那個率先擁抱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人。華夏想要逆勢崛起就必須要提前佈局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達到彎道超車的目的。就如同150年後,我們率先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實現偉大復興一般。

“曾公,等到協響辦站穩腳跟之後,要立即釋出一些列新政,主要以下幾點:一、鼓勵工商業,保障工商業從業者的財產安全,完善契約制度;二、在江北範圍內取消一切厘卡,商品流通中只收一次增值稅;三、不允許私設武裝,淮海軍負責保護地方安全,一切團練武裝都要透過淮海軍的統一整編。四、興辦新式學校,每個鄉鎮至少一所小學,每個縣一所中學,使用統一教材;五、興修水利,今年秋冬季節,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