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繅絲廠、棉紡廠也已經修建起來,那些流民中的女性被招募進了工廠,現在臺北工業園區內的棉紡廠已經有紗錠5萬餘枚,紡車100餘臺,在職工人1000餘人。

繅絲廠採購了100多臺法國共捻式繅絲機。但是現在臺北的機械製造廠聘用了大量洋人技師之後,已經能夠進行仿製。

再說機械製造廠,這是重點發展的一個部門,該廠的一個法國技師,名叫阿·莫爾,據說他曾在法國的克魯索工廠工作過。正是此人成功地製造了30噸的蒸汽錘以及1000噸的水壓機,有了這些利器,許多原來存在於圖紙上的機械裝置都能夠製造出來了。

現在臺北工業園區到處都是高聳的煙囪。大量的煤炭從徐州、魯南地區透過運河到這裡,變成了蒸汽機源源不斷的動力。

為了煤炭的穩定供應,董書恆準備在徐州專門放一個守備團,守住自己能源路線。

等美國的鍊鋼裝置以及水泥裝置到了,董書恆準備把新的鍊鋼廠和水泥廠放在徐州,這裡煤鐵資源豐富,適合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建設。唯一的缺點就是此處是個軍事要地,必須要投入大量的兵力防守。

除了工業建設,淮海集團的貿易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透過購買裝置,淮海集團同許多洋行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趁著南方匪亂,生絲價格大漲的機會,出口了大量生絲。蘇北地區一直是生絲的一個重要產區,高郵東臺地區就一直流行桑基魚塘模式。

聽完了彙報,董書恆說道:“今天的會議,有兩個新的任務要交給大家,一個就是組建鹽業公司的事情,我的一些建議都寫在了這份報告裡面。老劉,我希望在前期準備的基礎上再進行完善。另外在新鹽生產模式建好之前,原有的廠子不能停,要保證食鹽的持續供應。”

“第二件事,就是銷售部可以試著跟太平軍那邊接觸一下,天京城那麼多人也是要吃喝拉撒的,可以看看他們有什麼需求,評估一下貿易的安全性。”

“什麼?書恆,你要和髮匪做生意嗎?”旁邊的魏玉珍驚訝地問道,相反,一旁淮海公司的人倒是大怪不怪。

“是呀,誰的錢不是錢呢?況且假如天京城沒有鹽吃,那麼吃苦的會不會是老百姓呢?”董書恆反問道。

最後他對公司的一些部門進行了重整。資訊部和武裝部都將轉入提督衙門。今後公司的主要部門是行政、財務、審計、人力、採購、銷售、科技……

忙完了淮海集團的事情,董書恆把魏玉珍送了回去。他自己還要去開一個長江集團的籌備會。魏玉珍第一次發現董書恆原來這麼忙,也許每次在花園裡面碰到他就是他唯一的放鬆時間。

在開會之前,他先去見了一個20歲的年輕人。此人名叫胡光墉,徽州人,一直在杭州生活,雖然只有20歲,可是他在杭州的錢莊行當已經打拼了多年,而且此人商業天賦驚人。

得到董書恆的親自接見,胡光墉倍感榮幸,要知道董書恆現在可可也是一方大員。

董書恆考校了胡光墉一些銀行業的知識。如果以現在清朝人的水準來說吧,胡光墉絕對算是這方面的專家。這也難怪,自從外國銀行進入中國後,他們就是中國錢莊的對手,對於對手胡光墉當然要了解清楚。

新成立的長江銀行雖然會從洋人那裡聘請一些職業經理人,但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銀行畢竟涉及到大筆資金,必須操持在自己手中。胡光墉將成為新銀行的業務經理,對於這個職位他非常滿意,尤其是在聽到了這個銀行的股本的時候。同時,他也是董書恆在這家銀行的代表,也就是說他胡光墉現在也是有背景的人。

當然,各家股東也都會派出自己的代表加入銀行。他們基本上都是各家的老賬房,很多人有做錢莊的經驗。銀行的總部暫時放在高郵,但會在上海開辦第一家分行。

長江實業將在高郵湖畔建造一個工業區,部分工廠跟臺北的工業園有重合,但對於現在工業一片空白的大清來說,這點加法不會出現過剩的問題。李老爺的大兒子是湖州府的通判,透過這個關係,公司準備在那裡建設一個大型的繅絲廠。畢竟太湖沿岸才是生絲的最大產地。如果控制這裡,基本上就可以控制整個中國的生絲出口市場。

按照計劃長江教育基金將在1853年底蘇北建立200所新式小學,每個鎮子、每一個淮海集團的農場都要有一所。20所新式中學,培養一些相對專業的人才。另外還有5所專業學院。這些學校今後將源源不斷地位董書恆以及他的商業帝國輸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