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頓時轟的一聲,眾人驚詫。這豈不是鐵飯碗嘛!要知道這個時代即使是官員也沒有這個福利。

隨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幾位老掌櫃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東家真是仁義啊。有這樣的東家,就是把自己這條老命賣了都願意。

董書恆又向大家介紹了一些新公司的架構,管理模式。說白了,總公司就是公司的大腦,透過各個部門管理分公司,能夠有效地加強對分公司的控制。

對著一幫老古董講公司的管理,廢了董書恆老大的勁兒。

董書恆又把集團公司下屬的業務分為淮海航運公司、淮海鹽業公司、淮海貿易公司,對外貿易的單獨列為進出口公司。

另外還有淮海農業公司,農業公司下面分為各個農場還有糧食加工廠、食品廠。

最為麻煩的是各個部門、公司的經理人選。總公司由董書恆擔任董事長,劉明遠擔任總經理,直接對董事長負責。

最後經過篩選確定了各部門的經理。過程並不激烈,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比較謙恭的。

大部分人還是做了自己原來最擅長的事情。主要是董書恆現在手上確實缺人才。

這次會議可以說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會議凝聚了家族企業一幫老管事的人心,明確了今後發展的方向——實業救國。

會後董書恆把人力部部長留了下來。這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名叫朱阿林,是上海人。曾經做過人牙子。擅長察言觀色,為人老辣,對各地官府的規矩也頗為了解,因此董書恒指定他作為人力部長。

“朱部長,留你下來,是要給你一項任務。你用最快的時間帶人到上海附近找到一個叫中文名叫“華爾”的美國人,他今年22歲,出生於馬塞諸塞州。這些資訊對上了基本就沒錯了。”

“找到他以後你要用一個他無法拒絕工資把他聘入公司。”

“另外,你去杭州于姓錢莊找一個叫胡光墉的20歲跑街,把他挖到我們公司,就說我以經理之位待之。”

別看這個胡光墉年輕,歷史上胡光墉這幾年自己就要出來單幹了。

送走了人力部的部長。他又將劉明遠與劉青南叫了進來。

“明遠叔,我之前讓您買的火槍怎麼樣了?”

“東家,槍今天剛剛透過通州運過來,因為鬧髮匪,上海洋人洋行那邊囤貨還比較充足。但是清廷財政緊張,並沒有買多少,因此我們這次買起來很容易。”

“你說的德萊塞擊針槍我們買到了500把,25兩銀子一把,另外前裝線膛槍15兩銀子一把,我們買了1000把,老朽本來不想買,奈何對方要打包銷售。”

“你說的那個柯爾特左輪手槍要12兩銀子一把,我們跟旗昌洋行手中買來了500把。”

“另外,這個旗昌洋行還願意跟我們長期合作,普魯士的德孚洋行說德萊塞這種後裝步槍現在沒什麼人用,他們願意為我們指派教官,當然工資要我們來發。”

“英國那邊我們也接觸了,但是高傲的英國人認為我們是民間組織不同意與我們交易。這次加上彈藥我們一共總去了5萬多兩。”

叫上了劉青南,帶上了保衛部的30餘名護衛,董書恆一行來到了郊外的一個倉庫。

這裡是郊外董家農莊的一個偏僻位置,人煙稀少,倉庫本來是存放糧食的,現在其中一個糧倉中擺滿了長條狀的木箱子。

董書恆命人撬開一個箱子,裡面裝滿了柯爾特左輪手槍,每把手槍都有5個彈巢。

他又開啟第二隻箱子,裡面裝著嶄新的德萊塞擊針槍,濃郁的槍油味刺鼻。這種槍已經很接近後世的步槍,槍上的刺刀整齊地碼放在邊上。

在旁邊的倉庫裡搬來了幾箱子彈。現在的柯爾特手槍用的是紙殼定裝彈藥,裝填起來不是太快,但是這槍能夠連發,威力也不小,實為近戰利器。

德萊塞用的銅殼的定裝彈藥,能有效緩解彈槽漏氣的問題,不過以後要跟普魯士人買幾條子彈的生產線了。這之前,得先去上海招募一批武器製造工人,把自己的武器作坊建起來。

這時期的上海到處都是西方來的探險家。說是探險家,其實跟流浪漢沒有區別。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本國混不下去了,到上海來看能不能撈到一桶金。因此董書恆不擔心招不到人。

只要你有銀子,什麼樣的人都能招到。而且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有職業素養的。你給他錢他就給你幹活,大家的國家民族意識還不是那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