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棋局 第五章 天下洋洋灑灑,也是好棋(第2/2頁)
章節報錯
“霧裡看花,花非花。”
中土神州,應龍淵。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晚輩第四十三代天師,拜見先祖!”
一個身穿天師袍的老道士跪在淵底向歷代老祖磕頭。
道家每一代祖天師在壽命將盡或破境入道時都會來到此地。
應龍淵布有層層陣法,卻無法陣氣息,天底下除了天師一脈掌門人沒有任何人能找到陣眼,進入淵底。
如今的天下,百家之爭儼然已成大勢所趨,一個偌大的棋局真在慢慢演化誕生。
三教儒道釋必然是這場棋局的關鍵之處,每動一步天下就變幻幾分,一步錯,步步錯。
這不僅是百家老一輩的爭鬥,也是年輕一輩的鬥爭。
百家以三教為首,而百家之中又以縱橫、法家、墨家,陰陽家為主。
縱橫家和陰陽家雖不為一家,但殊途同歸,不過是數萬年前兩個兄弟分別建立的流派罷了,縱橫家窺探人心天意,陰陽家窺探大道自然,無疑是兩顆勁子。
法家手段狠辣,雖然魯莽,但實力卻是毋庸置疑的。而墨家,流傳今古的機關術,小到平民百姓,大到天下聖人,無一不受益於墨家機關術。
第四十三代張老天師不在龍虎山,可龍虎山依然自成氣象,道法巍巍。
“今日起,我就以天下為棋盤,以諸子百家為棋!”
證道山,兩個身穿儒衫的中年人並列而行。
“幾位先生還在閉關,如今不要緊吧?”
“棋局形成的很快,可棋卻要一步步落,放心,這棋慢慢下,來得及。”
一箇中年人儒衫後刻字“禮”,另一箇中年人儒衫後刻字“理”。
二人來到山頂,末秋真的是一個好天氣,春天不如他涼爽,冬天不如他的意味。
著“禮”字儒衫的憑欄沐風,眼角帶著笑意。
證道山,蛟沃州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天下第一山,非元嬰修士不可入,非化凡武夫不可入。
一片雲海中露出幾個為數不多的山峰,浮雲遮望眼,身在最高層。
要說天下最不緊張的是誰,那就必須是儒家修士。儒家自古以來的三教之首的位置不是空穴來潮,是一代代聖人君子的鋪墊而造就的。
儒家日益浩蕩,才子頻出,十九歲就跨入元嬰境的柏雲霄是也;天生儒智,眼含星辰,手中日月的居玉然是也;二十歲書院山長祿宏德同樣是也。
待到幾位至聖先師的親傳弟子出關後,天下風雲就會大變,諸子百家將會呈現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的局面。
“理”字儒衫者口中有言:
“天下洋洋灑灑,也是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