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來到試射場地,五枚IB1A地空導彈已經部署好了。眾人上前,打量著導彈。

IB1A導彈全長2.3米,比羅蘭特導彈短了十厘米,這十厘米主要是因為內載裝置的更新,新的跟蹤制導雷達不僅精準度和穩定性更高,體積也更小,這才為導彈騰出了十厘米的空間。

彈徑0.16米,倒是和羅蘭特地空導彈差別不大。導彈全重72千克,採用三點導引法指令制導,全部地面制導裝置和導彈發射裝置都裝在一輛機動車上。

最大射程為9千米,對於目前的飛機來說,已經是極大的威脅,能夠較好的保護天空。

因為是仿製的羅蘭特,所以導彈大體上和羅蘭特II比較相似。眾人也只是簡單打量了一下導彈的樣子,隨後就看起了IB1A的預估效能資料。

看起來和羅蘭特的威力沒有多大區別,要知道,一枚羅蘭特地空導彈的售價為四十萬美元,而IB1A的造價僅為二十多萬美元,這還是對裝置進行升級後的結果。

也就是說一枚羅蘭特的造價足以製造兩枚IB1A,而這兩種導彈基本差不多,選哪一個自然不用多說。

不過這一切還得取決於本次測試成功,畢竟說的再好不如實戰表現一次。

十分鐘後,三架西班牙現役的戰鬥機起飛,開始在遠處的高空翱翔。

IB1A本次測試的目標就是這三架戰鬥機,不用多說這是弗蘭卡的手筆。

卡洛斯本來打算的事弄三架退役的飛機上去讓IB1A打下來就完事了,但弗蘭卡考慮到實戰目的還是建議使用仍然處於先進水平的飛機來測試IB1A導彈的精準度,而不是機架老舊的鐵疙瘩慢悠悠的被命中。

不過看著卡洛斯有些肉疼得樣子,弗蘭卡就提出了弗利蘭承擔本次的開銷。

三架飛機總價值也有近千萬美元,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弗蘭卡打算讓王室財團負責,政府的資金自有用處。

就這樣,三架本來處於現役的戰鬥機即將要成為IB1A導彈的目標。

三位飛行員的任務就是把戰鬥機開上天,隨後設定為自動駕駛模式,然後跳傘。

雖然沒有真人操控飛機那麼靈活多變,但是總比損失三條人命好。

五分鐘後,看到三架飛機都掉下一個黑點並開啟降落傘之後,眾人急忙舉起望遠鏡開始觀看IB1A導彈的動向。

等待了兩分鐘後,讓飛行員撤離到安全的位置,IB1A導彈便開始瞄準。

隨後,導彈尾部冒出熾熱的火焰,三枚導彈同時升空,只留下三股白煙。

不得不說現役的飛機速度很快,不過還是抵不上導彈的飛行速度。

半分鐘後,第一枚導彈成功命中了第一架飛機,隨後便是第二枚導彈和第三枚導彈。

接著便是眾人的歡笑和鼓掌聲,不用多說,這次導彈的試射毫無疑問十分成功。

精準度不用多說,三中三已經代表著IB1A的可靠性,在看威力,三架飛機都瞬間被擊毀,連墜毀的權利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