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騎士勳章(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坐在卡車內計程車兵沒有辦法向弗蘭卡行軍禮,只能報以狂熱的注目禮。
接下來就是最後的檢閱部隊,羅蘭特地空導彈部隊。
要說羅蘭特i和羅蘭特ii最大的不同,就是兩種導彈的作戰區別。
羅蘭特i導彈是晴天型導彈,也就是說如果在下雨天,羅蘭特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甚至不能發射。
而羅蘭特ii和根據羅蘭特ii改進的羅蘭特iii則是全天型導彈,只要需要,無論天氣如何,都可以隨時發射。
弗利蘭地處熱帶,夏季多雨,羅蘭特ii要明顯比羅蘭特i型號適合的多。
羅蘭特ii已經在兩伊戰爭中證明了它是強大的防空武器,因此其效能和威力壓根不需要人質疑。人們應該擔心的是它的敵人遇到羅蘭特ii應該怎樣逃生,或者說怎樣留個全屍。
閱兵道上,八輛羅蘭特地空導彈車緩緩駛過,導彈車上的四枚羅蘭特導彈格外顯眼。
與常規防空導彈不同,羅蘭特的設計理念是為了防止低空和超低空對坦克和裝甲部隊的襲擊而研發的防空導彈,因此,羅蘭特防空導彈是一種主要用於野戰防空的低空近程防空導彈,可以從陸基發射或從機動發射車上發射,能跟隨裝甲部隊行軍,是一種高機動性的防空系統。
不過因為弗利蘭周邊國家大都貧困,投資在軍費上面的資金並不多,因此空中力量也不強大,羅蘭特足夠應付。
羅蘭特導彈車外面就不能站人了,因此乘員們只能在導彈車內注視著弗蘭卡。
弗蘭卡也注視著羅蘭特導彈車車隊,平時羅蘭特導彈部隊直屬國防部,平常駐紮在弗利蘭西海岸,建國後弗蘭卡還是第一次看到羅蘭特導彈部隊。
隨後就是閱兵的重頭戲,鬥牛坦克。
雖然有了西班牙的訂單,弗蘭卡並不打算再出口鬥牛坦克,不過量一量相還是可以的。
至少得讓世界知道弗利蘭和西班牙的研發能力處於世界一流,雖然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西班牙的功勞。
遠處,十輛鬥牛坦克成五排緩緩駛來。
如果不細看的話,鬥牛坦克從外形上接近豹1坦克。不過體型和炮塔都要更大,而且火力更足。
豹1坦克在1965年9月就交付德軍使用,當時生產速度為每兩天一輛坦克。一年之後峰值產量為每三小時一輛坦克,可見聯邦德國工業之發達。
豹1坦克全車戰鬥狀態全重將近四十噸,足足比豹2坦克少了十五噸,可見豹1坦克重機動不重防護的設計思路。
不過在當時機動性優秀的豹1坦克,到了現在連自己擅長的速度都比不過第三代坦克。
就以豹2來說,豹2坦克戰鬥模式全重五十五噸,足足比豹1坦克多了三分之一的重量,速度卻達到了公路時速七十二千米每小時,最大行程五百五十公里。
而豹1呢,武器火力比不上,裝甲防護比不上,速度也只有六十多千米每小時,可能就只有體型能和豹2坦克叫板了。
說白了豹1坦克就是經典的矛大於盾的產物,一旦矛不再鋒利,豹1也就該被退役了。
鬥牛坦克最為改裝自豹1坦克的新型坦克,並沒有繼承豹1坦克的缺點。
鬥牛坦克全車重量五十二噸,相比豹2坦克輕上幾噸,不過時速仍然比不上豹2坦克,只能達到每公里七十千米的最大速度。
不過在行程上鬥牛坦克比豹2坦克多了一些,達到了六百二十千米。
武器方面,豹2坦克和鬥牛坦克都採用了120mm滑膛火炮,不過豹2的火炮產自德國,鬥牛坦克的火炮產自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