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憲法(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8月31日,競選兩天後,公爵島那邊的結果就已經出來了。
畢竟是弗利蘭人口最少的城市,統計起來也比較方便。像弗利蘭城至少還需要幾天,才能得出最後的結果。
公爵島在新憲法下第一任市長是居伊·德里昂也就是之前的公爵島市長。
居伊·德里昂在市長選舉過程中還是得到了大部分公爵島市民的信任,拿到了總選票的百分之六十,成功穩住了市長寶座。
按照流程,居伊·德里昂將在其他市長結果出爐之後,與其他市長一起前往弗利蘭城,面見弗蘭卡,隨後宣誓效忠,正式上任。
9月2日,兩天之後,阿維利亞的迪卡以及昆卡三座城市的結果也出來了。
阿維利亞新任市長是阿萊西·拉爾,以為來自平民階層的市長,能夠戰勝其他競選人也足以證明他的能力。
阿萊西足足獲得了阿維利亞六十四萬選票中有效選票四十八萬的百分之七十,對其他競選人可謂是壓倒性的優勢。
迪卡新任市長是柯特·諾瓦克,西班牙人,弗利蘭國籍。
柯特·諾瓦克畢業於西班牙高校,對弗利蘭也有足夠的認可度,上任弗利蘭第二大城市市長弗蘭卡還是很放心的。
柯特獲得了迪卡六十多萬有效選票的百分之六十,具有明顯優勢。
昆卡市長帕維爾·莫利納,出身於昆卡家族莫利納,西班牙和弗利蘭混血。
或許是因為有著自身家族的支援,帕維爾的選票也有昆卡五十萬選票的百分之四十七,高於第二名的百分之三十二成功當選。
只要不是選舉作弊,弗蘭卡都不會在意,原來市長手下唯一的武裝力量警察部門,也被弗蘭卡劃分到了治安部,和地方城市無關。
因此各城市想要搞事情,手中也沒有足夠的力量。
9月3日,一天之後,選舉的起因地畢勞也成功有了自己的新市長。
康德拉·賽吉,和其他市長不一樣,康德拉·賽吉出身於畢勞山區,是一座小村莊的村民。
不過因為頗有聲望,得到了畢勞大部分人口的支援。畢勞需要的是明白窮人需求的市長,而不是城市的吸血鬼。
因此康德拉·賽吉獲得了畢勞大部分山區人民的支援,再加上一部分城市人口選票,足足佔據了總選票的百分之六十,成功當選。
不過康德拉的學歷只有高中水平,能不能良好的勝任市長的職位也是個問題。
不過這種事情自然有內閣去操心,弗蘭卡只需要等待內閣的結果就行。
不過畢勞市民也不都是蠢貨,能選擇康德拉就證明他還是有能力的。
9月5日,又是兩天過後,最後一個城市也是最大的城市弗利蘭城的選舉結果也出爐了。
弗蘭卡也知道弗利蘭城的人口是最多的,因此也沒有催促。
弗利蘭城總人口一百零二萬人,有效選票九十四萬,是其他城市的將近兩倍,統計起來自然也麻煩很多。
弗利蘭城新任市長是艾倫·哈蒙,也就是原來的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