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桶的開採量已經足夠了,弗裡蘭的油田經不起更大規模的開採否則就會在數年時間裡枯竭殆盡。

因為西班牙先到先得的緣故,內閣在弗蘭卡的同意下已經將日產量的一半,也就是五萬桶石油的開採量劃分給了西班牙。因此其他國家需要共同競爭剩下的五萬桶產量。

6月28日。

歐洲各缺油國的外交使團終於來到了弗利蘭城。弗蘭卡沒有親自出面,只是命令外交部負責接見並且和內閣一同商議剩下的產量分配。

經過各方外交使團的激烈爭論,最後的產量分配終於被送到了弗蘭卡的辦公桌上。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也就是西德分到了兩萬桶石油的產量,而剩下的三萬桶產量被義大利收入囊中。

不過弗蘭卡要了西德的豹1主戰坦克設計圖紙和一整套完整的生產鏈作為物資和弗利蘭進行石油交易。

等弗利蘭輸送同等價格的原油過後西德就會正常使用資金和弗利蘭交易,而不是物資。

和義大利之間的貿易則正常使用美金進行,弗利蘭目前還是需要資金支撐的。

雖然稅收和西班牙的貸款即將到賬,但是弗利蘭在大規模建設的時候錢還是越多越好。

十萬桶的日產量對於世界範圍內來說九牛一毛,但是對於弗利蘭這個國家來說已經足夠了。它可以給弗利蘭每天創造高達上百萬美元的利潤。

而弗利蘭上一年的財政收入平均到一年也差不多就是這麼點。也就是說,弗利蘭的財政收入在今年至少會翻一倍。

而且現在還處於油價低迷區。弗利蘭的石油貿易簽訂的時候加了一句跟著國際油價隨時調整的條件。

不過付出的是對西班牙的八折出口和德意兩國的九折出口。

等到油價上漲這個利潤還會再翻個倍。

和三國商量好之後,弗利蘭就在第二天舉行了新的新聞釋出會,宣佈以後的石油產量和與西班牙,西德還有義大利的貿易。

然後三國的外交使團就打道回府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西德和義大利的一部分外交人員留了下來與弗利蘭政府協商之後組建了駐弗利蘭外教大使館。

按照慣例,弗蘭卡在加冕以後宣告弗利蘭公國正式成立。隨後各國使團才會正式入駐弗利蘭。

不過藉著這次貿易兩國直接先派出了小型的外交使團先將大使館搭建起來。

這也變相說明了兩國已經足夠重視弗利蘭的存在。重視著和弗利蘭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