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浪秋得帶著小屁股趕緊去甫城,應對那四家請來的降妖人。

未來幾日,為了搞錢,便要在甫城駐紮了。

馮濟生負責的事情很雜,日常瑣事幾乎都是他來處置。

杜凡景要去準備建設磚窯,招商引資還算圓滿,最終選擇了金陽城有名的劉氏磚窯合作。

劉氏磚窯提供資金技術和各項器物,公主府出人出力,以及孟浪秋提供的半吊子土技術,雙方利潤四六。

公主府佔六成。

經營生產上由劉家掌舵。

不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暫時以公主府的名義經營,且不掛劉氏的旗號。

如此,也能暫時保護劉家,不至於被金陽的權貴階層針對。

原本談的時候,劉家那邊最多隻給公主府四成。

最後杜凡景將孟浪秋給他的那一疊紙,交給劉繼業,本沒抱什麼希望,畢竟劉家可是世代經營磚窯的大家。

在劉家面前談燒窯技術,這不是班門弄斧麼!

誰知,劉繼業看了之後,當場便同意了公主府佔六成的意見,但是有言在先,這份燒窯技術除了給劉氏磚窯之外,不得再轉贈他人,若實在是要將技術分享出去,必須要有劉家首肯。

有了這份新技術,產出至少可以提高三成。

操作熟練之後,五成也不在話下!

對於劉家而言,這份技術便足以他們拋下臨淄方面的壓力,與公主府合作了!

杜凡景沒想到孟浪秋這技術竟有如此功效,在一瞬間失神過後,當即便點頭同意了這個條件。

劉氏為人還算良善,雙方也算是一拍即合。

昨日,杜凡景便開始抽調村民,在黑土坡那邊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村民在磚窯勞作,一樣按照當初孟浪秋所提出的按勞分配這個模式操作,以工分為準,每月核算,一應開銷自是由劉氏承擔。

前期所投入的銀錢巨大,但有公主府的名頭擺在這裡,說出去劉家便成了皇商,這可是一塊金字招牌。

這個時代,但凡與‘皇’字沾邊的生意,幾乎是穩賺不賠。

再加上已經聚集起來的災民數量,還在日益增加,這同樣也是一份保障。

杜凡景十分聰明,還特意請了殷紅菱出面。

只是稍稍點撥,洩露她國子監大祭酒幼徒,帽兒山殷擎蒼真人之女的身份,劉繼業當場便籤訂了合作契約。

劉繼業也有自己的打算,就算這家窯廠分文不賺,但有這個新技術,外加皇商這塊招牌,在其他地方也能賺回來,所以他才會答應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