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平凡的高科技(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32章平凡的高科技
微耕機這東西,劉平安不算陌生。
畢竟是農民,整天跟土地打交道,與耕種有關的東西,哪怕不是十分在行,至少也都不算陌生。
以前耕田翻地,用的是本地俗稱“鏵口”的鐵犁,老水牛在前面拖,老農民扶著犁在後面跟,掉頭轉向的時候,就得靠人自己來拖了。
百十斤的東西,一天拖下來實在不那麼輕鬆,老牛費勁,老農也費勁兒。
那都算重體力活,基本上都是壯勞力才幹得下來的,何況老水牛算是大牲口,而且天天都張著嘴巴要吃的,真不是每家農戶都能養上一頭的。
一般都是每個生產隊有那麼幾頭牛,平時放著養膘,農忙的時候借出去換工或者直接收租金,也有主人家跟著一起下場的,換工更多,收費更貴,掙的就是個辛苦錢。
劉平安的身體不夠強壯,也算不上壯勞力,可到底是個男人,到底算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耕田翻地什麼的自然不算陌生,只是不算十分在行。
沒辦法,那都是熟能生巧的活兒,做得多了自然就行了,而劉平安家喂不起牛,沒那麼多下場的機會,給自己家裡幹還算湊合,別人家還是算了,不能對不起那份工錢。
後來微耕機出來了,迅速淘汰了老水牛和鏵口,不過短短十來年的時間,農村基本上沒有了拖犁耕田的老水牛,倒是養大喂肥了賣給販子殺肉的黃牛不老少。
雖然那時候的微耕機危險係數相當高,栽在上面斷手斷腳甚至直接送命的人不是一個兩個,可到底是機械,乾的活兒多,不用的時候也不用照料,終歸是慢慢的取代了畜力,成了山區耕種的主力。
當然了,那玩意兒需要更多的專業性,至少不是老水牛那樣可以隨便外借的,哪怕是出租也不行,那叫包穀杆打狗兩頭都怕,主人家怕不懂行的把機子給搞壞,租客也怕玩不轉那東西更怕貼上點什麼東西。
一般都是連人帶機子的下場,工錢也不是按照天數來算,而是直接按照土地面積來算的,豌豆地150到200一畝,水田可能更高一些。
箇中好手在活兒多的時候,一天掙個千多塊稀鬆平常。
人家有那個本事,人家有那個實力。
劉平安就不行,買不起機子是一方面,玩不轉也是一方面。
機子一年比一年多,會用機子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多,危險係數也一年比一年小,到了最近兩三年,微耕機這東西雖然不是跟電視機手機一樣普及,也早不像剛出來那樣子稀奇和寶貝。
至少現在用微耕機耕地的時候,機子的主人不會再捨不得放手,反倒很樂意有人能接手跑兩圈,好讓自己能夠坐下來喝口茶抽根菸。
劉平安就在這種情況下用過這玩意兒,體驗感相當的差。
兩三百斤的東西,要控制快慢,要掌握深淺,要轉向要掉頭,比起趕老水牛犁田,似乎更有難度。
不熟悉是主要原因,新手上馬,不順手是肯定的,這才剛剛有點感覺吧,人家機子的主人喝了茶抽了煙又該來接手了。
得到優質芒果園附贈的微耕機,劉平安是很有點高興的,就想著種小春這一季可以自己來慢慢折騰了,也不用趕時間,有的是練手的機會,反正機子就放在那兒,不用白不用。
除了種小春,芒果園也該用微耕機翻一遍的,鬆土除草嘛,只是那個不用急,可以慢慢來,等把小春這一季的豌豆種下去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