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我做了一個夢

“你真的要買那棟房子,就算你們是親戚,也不會少於60萬吧?”

夏迎秋有點忐忑,又有點期待,兩隻眼睛亮晶晶的。

秋波流轉,獨具風情。

“應該不會少於60萬的,當初大姑父讓我幫忙留意一下有沒有人要買,就說過最低價60萬,雖然我們是親戚,可親兄弟還明算賬呢,總不能給我來個大削價吧?”

房屋買賣在農村並不少見,有些人是後輩有了出息在城裡安家落戶,有些人是兒女畢業後在外地發展,長年累月不著家,乾脆就把父母都接了去,農村的住房自然就閒置下來,有出售意向再正常不過。

想要舉家搬遷換個生活環境的人也不老少,大多是自家原本的生活條件太差,比如水源缺乏,比如交通不便,比如田地貧瘠,比如鄰里反目,各種原因不一而足,各有各的不便,能換個地方自然是好的。

也就為了方便買房子的人改善生活,賣房子的大多會在房子本身之外,還搭上些果樹啊菜地之類的東西做附屬品,畢竟農村不比城市,不可能光買個房子住著喝西北風的。

劉平安原來那個家,就屬於典型的交通不便水源也缺乏,河溝裡打的水井用水管引的自來水,年年雨季漲水都苦不堪言,一條夾皮溝似的毛路左右為難,騎個摩托都要考級別,一般人還真過不了。

鑽井是不可能鑽井的,修路是不可能修路的,想要改善生活環境,大概也就只有在其他地方買個房子,直接搬走了事兒。

當然,那是正常情況,也就是劉平安沒有載入系統才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可現在,他有了系統,也就有了不但可以解決飲用水問題,還能解決灌溉問題的鑽井,再加上一條乍一看不咋滴實際上很寬敞的神奇天路,把交通問題也給解決了。

現在的他完全不用搬家,可並不妨礙他在其他地方買個房子。

就當房地產投資好了。

錢存在銀行其實不那麼保險,利息總是追不上物價什麼的,可能存著存著就縮水了也未可知。

買成房子就不一樣了,總有那麼大一個東西放在那兒,沒準兒啥時候就增值了呢。

大姑父就擺個一個龍門陣,說是在城裡有個經常在一起打牌的老夥計,當初費氣扒力的掙錢,供了三個大學生出來,現在都有很不錯的工作,他卻是相當的不滿意。

說是早知道現在的房價漲成這個樣,當初還不如把供那三個大學生的錢拿到蜀中或者京城去買成房子,現在哪還需要什麼不錯的工作,當個樸實無華的包租公他不香嗎?

當然這有吹牛裝逼的嫌疑,可有錢買個房當投資的理念,在很多人眼裡看來,應該是沒錯的。

雖然不覺得這鄉鎮上的房子真的能有什麼投資價值,可劉平安還是想把大姑家那棟房子給買下來。

一來是想攢個家底,畢竟房子這種明明白白擺在那兒的東西,應該比銀行卡里的一串數字要來得真實,也跟讓人心裡覺得踏實。

二來也算給老婆大人一個交待,那麼大一棟房子,離鎮上的學校更近,跟家裡的土地也不算遠,還有個可以自給自足的菜地,安全感應該是槓槓的。

還省得跟大舅子爭家產,省得讓老兩口為難,省得把老房子推到重建的時候勞心勞力,還省得將來鬧什麼不愉快。

挺好的。

至於買房子的錢可能不夠……

全款買房的情況不是沒有,很少見才算正常吧,分期付款什麼的,不都是正常操作麼?

何況還是親戚,也不用什麼大削價,就當是分期付款的保證得了。

不過有條件的話,還是寧願全款支付的,乾脆利落的交接多好,省得拖泥帶水的麻煩。

就看簽訂了合同的小胖子林瑜給不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