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果桑的前塵往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58章果桑的前塵往事
芒果田邊邊角角上的果桑被覆蓋掉了,其他的地方卻是還有的。
山村裡種點東西就這樣,真正能夠連成片的不算很多,零零散散卻是不少,東一塊西一片的,遠的遠近的***的平陡的陡,管理起來很是麻煩。
沒有呆在家裡天天下田上地的人尤其是年輕一輩,很多連自家田地有多少都不曉得,哪點種的啥更是傻傻的弄不清楚。
劉平安家的果桑就很零散,當初養蠶的時候種得倒是很多,門口的芒果田都種過兩塊整的,那時候鄉上的工作人員在村裡蹲點,大力發展蠶桑養殖,甚至有規定每家至少要種多少桑樹養多少蠶來著。
那陣子信用社貸款,只要寫個修建蠶房的理由,都不用查證不用擔保不用抵押,直接就可以蓋章拿錢的。
劉平安那不成器的老頭子劉大發,就是用這個扯淡的理由去銀行貸款,全揮霍在了他那所謂的事業上,劉平安給他擦屁股還賬的時候,貸款利息加遲納金什麼的,已經足足翻了一倍。
那陣子的蠶桑養殖跟前幾年的芒果種植有點像,全民動員全線上馬,搞得是風風火火熱熱鬧鬧,後來慢慢的就涼涼了,蠶病爆發,蠶繭質量下滑,價格一落再落,最低谷的時候,一公斤蠶繭才五六塊錢。
別說賺錢了,甚至要倒貼,白費力氣白做工不說,蠶種蠶藥蠶箔蠶網蠶蔟,可都是要自己花錢的。
漸漸的把桑樹挖掉不再養蠶的人越來越多,劉平安也幹掉了那兩塊田的桑樹,只把田邊地角還有河溝陡坡石旮旯的留了下來,桑葉喂個豬樹枝燒個火啥的,反正種都種了,反正不放肥料不打藥,擱哪兒佔個地方不費事兒。
後來蠶繭價格回升甚至上漲,高的時候到了每公斤60多塊,也只有原本在堅持的那些養蠶人繼續養,很少有人又去種桑樹重新開張。
這條灣的蠶桑養殖也就這個鬼樣子了,不死不活,不溫不火,反正支柱產業是沒戲了。
後來有人從別的地方引進了果桑,說某某地方某某人種了多少多少果桑,一年光是賣泡兒都有十幾萬進賬,桑樹這東西才慢慢的又開始吃香了。
街上又開始有桑苗出售,買的人還不老少,用於嫁接的果桑更是走俏,直接就論斤賣,雖然比不上最近兩年新出的芒果枝條潘玉二號那樣每斤200多塊,也是價格不菲還供不應求。
雖然疑似炒作,可總有人不在乎,自然也總有人獲利。
現在的果桑枝條自然是不管錢了,弄來嫁接也就是拿個枝剪咔嚓一聲的事兒,講究的點還會給主人家打個招呼,不講究的直接咔嚓了拿走,屁都懶得放一個的。
而看到自家桑條被咔嚓掉的主人家,連罵兩句都懶得開口。
柴火而已。
不對,這年頭的山村大量的使用電器,間或混雜著沼氣液化氣,除了煮豬食或者燉肉,燒柴火的時候其實已經不多了。
大根大根的木柴隨處可見,很多人都不願意弄回家去的,不像以前,大老遠跑山上砍柴,雨季河溝裡漲水的時候,還會冒雨去撿什麼水打柴。
勞動能不能改寫命運不曉得,可科技能夠改變生活,那是百分百可以肯定的。
劉平安去年的桑泡兒賣了一千多塊錢,說起來不多,細算一下就知道其實不少,畢竟鮮泡兒價格高低起伏,偏生劉平安賣的時候是最低點,一斤就一塊把錢。
一千多塊錢,那就得一千多斤桑泡兒。
那一千多斤桑泡兒,大概有個一多半是芒果田邊邊角角上的果桑出產的,剩下的要零散得多,而且那只是去年的產出。
當時種植成活而且已經不小的桑樹,有相當一部分沒有改嫁,還是葉桑而不是果桑,剛嫁接成活那些不算,得今年才會結泡兒。
也就是說今年的桑泡兒,原本就會比去年要多上許多,初步估計是翻上一倍沒什麼問題。